(→_→)
第2章
接过丫头递上来的茶,楠笙顾着唇脂,只轻轻的抿了口。垂眸扫了眼手上的绘兰草的直筒杯,见杯沿处仍是沾了些胭脂红,心情陡然生出几分扫兴。
转杯子再喝吧,带着唇印的杯沿就露在外面,着实是件挺尴尬的事儿。不转吧,让她自己就着那个唇印她也喝不下去。
悻悻的放下茶杯,楠笙边用帕子拭嘴角,边将视线送给李纨。
此时的荣庆堂上房,老太太带着大儿媳妇,领着干小姑娘在丫头婆子的奉承下说笑。王夫人和凤姐儿都不在这里,可见是去二门迎薛家母女了。凤姐儿都去了,李纨,探春和宝玉还留在这里就有些让人意外。
说起来宝玉在这里也没什么意外。他自来受宠不说,他本人也从来没将自己当成男娃娃。而且如今他也不过是岁大的小男孩,楠笙对他还没生出太多挑剔的心思。
当然了,如果他能离黛玉远点的话就更好了。
宝玉没去,比宝玉小了岁的探春不去也有了理由。到是李纨这个王夫人的亲儿媳妇没跟着婆母去迎薛姨妈,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收回视线,楠笙脸上带着洽到好处的浅笑,双又圆又大的杏眼看向贾母,听她话古说旧的回忆年少时的次倒春寒和今年如何相似。时不时点头的同时,也在心忖着李纨留在上房跟贾母有没有关系。
楠笙打听过,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的婆媳矛盾,两人顾及身份体面心里有气时从来不直接对着干,以前都是李纨这个小寡妇夹在间左右为难,但自打她跟着黛玉入了荣国府后,这对婆媳就非常有默契的换人了。
王夫人姑侄管家,贾母便时常以怀念贾敏,心疼黛玉的高调姿势折腾这对姑侄。而这对姑侄当着贾母的面表现的好好的,背地里有气不能朝着贾母使时可没少抱怨黛玉。
其实自打贾母接了黛玉来京教养,又将宝黛二人养在处后,虽然贾母没说,但王夫人心里也隐隐约约明白了贾母想要亲上做亲的心思。
此时黛玉的身份配宝玉实为低就。她是官宦人家的嫡长女,其父如今已是扬州的巡盐御史,正经的天子门生,升迁有望。她还是独生女,林家又富而不露,娶进门来林家百年家产皆是她的陪嫁。再个,她自幼丧母,又无兄弟姐妹扶持,将来有个什么委屈,也不担心林家像贾琏生母张家那样闹个不可开交,老死不相往来。而宝玉呢,二房的二房,次子的次子,这么看黛玉确实是极好的儿媳妇人选。
然而凡事有利便有弊,被婆婆压了辈子的媳妇,好不容易熬成了婆,儿媳妇却还是婆婆的心头肉,在婆婆活着的时候是打也打不得,说也说不得。想来想去,这哪是娶媳妇,这分明是请了尊菩萨供在她头顶上呢。
心百转纠结,倒叫腹积了股郁气不得舒缓。这不,她们进府半年,府里的丫头婆子间就传出不少黛玉难侍候的话来。
所以作为寄人离下的寄人离下,贾母和王夫人这对婆媳的每次交锋都叫楠笙进入级备战,生怕让她们俩再扫回台风尾。
你还别说,此时看到李纨在这里还真不是楠笙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要说这事的源头还是出自梨香院。
看过原著的人定记得书薛姨妈对薛蟠的那番住处安置的话。人薛家此次进京是定然要住在荣国府的。
那么薛姨妈是哪里来的这种想法和笃定贾家会留客呢?
这必然是她们姐妹间书信往来透路出来的呀。而贾政为什么留客又叫住在梨香院,必也是王夫人提前做了工作。
再看那薛姨妈当着府众人说的‘应日费供给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这句话,便可窥知二心思。毕竟此话最妙的便是‘处常’二字。
客气客气的请你小住几日,你却要长住不走,这以后还能不能正常寒喧客套了?
唉,也不知道贾母听到这句话是个什么心思。反正楠笙看过这段,再联想到今日薛家进府,心里囧的同时还替贾赦心疼了眯眯。
╮(╯▽╰)╭
那梨香院原是当日荣国公暮年养静之所,虽不过小小巧巧十来间房舍,但其意义却不简单。就像宫里的养心殿,别看只是处偏殿,但也不是谁都能在里面‘养心’的。府里那么多院子,哪里不能待客,你却偏偏收拾那里,是不是把你娘家亲戚捧的太高了?
回想了下旧年秋末冬初黛玉进京,临了要安寝了才给黛玉收拾床榻的事,贾母就没办法心平气和了。
虽然只是件小事,但事不在大小,在对比呀。而且但凡摆在婆媳间,再小的事都不会小。
最关键的是,这么‘大’的事,你竟然没提前说声,你眼里是不是已经将你婆婆当成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