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史湘云也来了,不过整个人看起来早就没了早年的活泼灵动。沉稳了很多,也阴沉了许多。黛玉眉头微微蹙起,不动声色的走到角落并不与史湘云接触。
史湘云并未发现黛玉的行止,目光扫到黛玉时,眼底露出一抹兴灾乐祸后,便专心的奉承起迎春来。
生活能磨尽一个人所有的傲气和硬骨,没了以前的疏朗大气,也没了独属于她的那份风彩,可见史湘云这两年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能风光霁月的活着,谁又愿意当阴沟里的老鼠呢?
贫穷和不被人尊重的寄人离下的生活,能让人对生活失去多少期待,黛玉不知道,但看到面前的史湘云,黛玉虽然明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心里不由有些感怀身受。
姐说的对,钱是女人的胆。若湘云手头像她们姐妹一样宽裕,想必也不会这般奉承讨好了吧。
不,这种事情因人而异。前儿进京的邢大姑娘,出身贫寒,但其气度,言谈举止却绝对值得一赞。
如此说来,那黄白之物也非罪魁祸首了。
在这么热闹的场合还能想这种问题,黛玉也是闲的发慌了。
其实这也不怪黛玉,毕竟她一个寄居在荣国府的表姑娘,没甚可巴结的。再想到那个她与宝玉有婚约的传闻,那些心里想给皇妃和王妃当弟媳妇的姑娘自然要排挤一下长相出众,气质一绝的黛玉了。
刚刚史湘云朝着黛玉兴灾乐祸的笑,何尝不是因为这个呢。
毕竟如今探春和宝玉几人的婚事都成了京城最热门的话题了,多少人家娶妻嫁女时,做梦都想要跟贾家扯上关系。
今天借着迎春的喜事,透话提亲的一定不少。等到今年春闱结束,宝玉若是榜上有名,说不定那有心眼的,会跑到太上皇那里为自家闺女求个赐婚的圣旨呢。至于贾家这边的态度不提也罢。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所以只要利益足够动人,这门亲事就算黛玉不放手,也未必能成。
邢岫烟缓缓抬头,看了一眼黛玉的方向,然后又收回视线笑容淡雅的将视线落在迎春身上。
眼底有羡慕,但却不嫉妒,多年寄居庵堂,日夜受经文洗礼的邢岫烟在本质上是个比妙玉和惜春更适合修行的人,所以哪怕她这会儿穿着迎春的旧衣,坐在一群贵女中间也不曾起半点窘迫之意。
邢岫烟一家因家中赤贫投靠大太太,初到京城其行囊自是不及旁人。大太太邢氏又是个极自私,极吝啬之人,见自家侄女这般寒酸样,一边嫌弃娘家给她丢人,一边还打发心腹去找迎春,来一场劫富济贫。
迎春备嫁这小一年,因为受宠了,正经做了不少衣裙。见邢夫人吩咐,连忙挑捡几身没上身的衣裙送来
现代婚礼,虽然准备的时间也不短,但最终也就热闹那么一天。而在古代,成个亲可麻烦许多。
前一日娘家送嫁妆,夫家晒嫁妆耀妆。第二日正日子,夫家抬着喜桥去接亲,娘家那边再热热闹闹的送嫁。成了样还不算完,还有三日回门等等习俗。
今天送嫁妆,荣国府又席开百桌,华灯初上才散场。黛玉又困又累,回到潇湘馆就趴在床上死活不起来。
想到明天还要热闹一整天,黛玉整个人都蔫了。
另一边的探春正好相反。
一整天都兴奋得不能自己的探春此时更是精神的可以跑个五公里马拉松了。
今天来的小娇客里有不少人一边奉承迎春,一边亲近探春。好几个都说了哪日哪日要在家里开小宴,请探春务必赴宴什么的。
被同样身份的人如此礼遇也算是凭生第一回 ,探春自然有些飘飘然。但她心里明白人家为什么这么对她,说一千万道一万,还是因为家世和她的两个姐姐嫁的好。
想到这里,探春刷的站起身,看了一眼时辰,对身边的丫头吩咐,“去灶上看看有没有汤,若有端一盎来。”
侍书闻言连忙问道:“姑娘要喝什么汤?”
“不是我喝,是太太喝。想必太太这会儿正乏着呢。”
侍书明白的点头,又轻声问探春:“老太太那里?”
探春顺着侍书的话,不由朝着荣庆堂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笑着摇头,“老太太上了年纪,脾胃薄,这般晚,怕是也没甚胃口吃东西。一会儿你去荣庆堂看一眼,若老太太已经歇下了,便与鸳鸯说一声,老太太席间喝了不少酒,晚上恐会渴水”
侍书闻言,心下明白了探春的意思。转身下去安排不提。
少时,探春带着丫头,捧着一盎汤去了荣庆堂。正值周瑞家的也在那里说事未归。见探春亲自送热汤来,周瑞家的还适时的夸了探春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