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和言晏晏一起凑了满桌,看着桌上宫里宫外的菜肴,几位阿哥心里都觉得还不错。
像是还嫌不够热闹似的,明德竟然也跑了过来,在桌子周围转圈。
“去去去。”看到它跑到自己旁边,九阿哥用脚踢着赶了赶。
也就是知道这是言晏晏养的狗,换成别人的,九阿哥早让人丢出去了。
四阿哥注意到他的动作,皱了下眉后,吩咐苏培盛将明德抱下去喂食。
因觉心情不错,大阿哥吩咐人上了壶酒,拉着几个兄弟小酌了几杯。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直到天黑透了才结束。
许是这种人多热闹的氛围太好,吃完后几人也没立刻离开,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去摆弄桌上有趣的玩意,大阿哥拉着三阿哥继续喝着酒。
“不知道孔先生的稿子写的怎么样了?”言晏晏忽然想起来,说了一句。
四阿哥闻言,道:“明日让人去问问。”
“刚入京他事肯定挺多的,过些日子再说吧。”现在去问倒像是在催他一样。
“关于之前说的诏令,皇阿玛前几天已经发下去了,不过也只能保证报官官府会受理,想要完全杜绝此事恐怕没那么容易。”
自古以来就是民不举官不究,指望官府主动去管这种事本来也不现实。
想到现代尚且有许多人遇事没有报警的意识,言晏晏不认为那些遭遇吃绝户的女子有几个敢去报官,不由叹息一声。
不过有总比没有强,至少给那些敢于反抗这种恶习的女子多了一条出路。
事实上,这旨诏令远比言晏晏想的有用,就在她与四阿哥谈论的同时,离京城不远的一个张家村,死了丈夫又被村里人赶出家门的张吴氏抱着女儿呆后山的破茅草屋里。
想到往日里和睦的村邻们在丈夫死后瞬间就像换了个人一般,将她们母女赶出来不说,还将他们家里的银子都拿去买了粮食,像过节一般大吃大喝,张吴氏的眼泪就又流了下来。
再想到明日或者后日,等买来的粮食吃完后,他们家的房子也会被卖掉,感觉天大地大都容不下她们母女的张吴氏一瞬间生了求死的念头。
可是……草儿怎么办呢?
她看着怀里的孩子,有些犹豫。
神色恍惚间,她连有人走到门口都没发现,直到一包重物从门口丢进来,她才警惕的抱紧怀里的孩子。
“我今日去城里卖猎物,听人说衙门口张贴了一张告示,大意是皇上有旨要禁止吃绝户的恶习,你若是敢的话,可以去城里报官。”门外的人说完便直接离开。
听出好像是山里的那位猎户的声音,张吴氏放下了心,想到他的话,既有些意动,又有些对官府的天然恐惧。
“娘,我饿。”四五岁的女孩咬着手指眼巴巴的望着不远处散发着肉香的绿叶包。
对上女儿尚还懵懂的双眸,想到不为自己也得为她,张吴氏最终还是咬牙下定了决心。
起身拿过绿叶包,看到里面的肉,张吴氏眼泪又流了下来,想不明白为什么日日相对的村邻还比不上统共没见过几次面的人。
“娘我不吃了,你别哭。”
张吴氏摸了摸她的脑袋,将肉喂给她吃。
次日天还没亮,张吴氏便抱着女儿下山往城里走。
村里有早起的人看到她们母女二人的身影,不由交流起来。
“张吴氏抱着女儿这是准备去哪?”
“回娘家呗。”
“她是逃荒那年嫁到村里的,哪有什么娘家。”
“你管那么多。”
一鼓作气的进城找到衙门后,张吴氏没给自己后悔的机会,敲响了门外的鼓。
知县没想到告示才贴出去没多久,竟然真有人为此事报官,不过想到等处理完此事可以写个折子上去表表对皇上的忠心,当即就派人陪同张吴氏去张家村。
“谢谢青天大老爷!”见官府竟然真的会替自己做主,张吴氏当即就抱着女儿跪下来磕头。
“要谢就谢皇上。”知县朝京城的方向恭敬的拱了拱手。
一行捕快跟随张吴氏回到村里后,引起了轰动,村民们有些惧怕的找来了族长,担心是不是张吴氏惹了什么事连累到了他们。
等为首的捕快说明来意,表示他们这种行为违反了皇上的旨意时,村民们吓得跪了下来,纷纷表示他们不知道,并说以前都是如此。
“行了!”
捕快们不想听他们的哭诉,呵斥了一声后,道:“这一次你们将花掉的钱粮双倍奉还便是,再有下次……都得跟本捕快去大牢里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