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与长生(379)
和她当初醒来,看见诸夏各地割据画牢不知家在何处不同。这样从史前流传的小河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羲和看着天上,如果没有记错,这应该就是罗布泊。
她住在外面大街,自然就在最边上的百姓接触。发现这里人都过得十分充足,看见了陌生人也只是随意看一眼,又兀自的忙碌着。
在绿洲中开垦农田别有一套,还有女子纺织忙碌。羲和习惯性的上前搭讪,看了看对方那半成品的毯子。
花纹繁丽好看,异国风情让人难以拒绝。
尤其是抬眼,对方那双干净的绿眼珠子,看得羲和很是羡慕。
好想进去游泳。
女子不好意思的红着脸,“你要买吗?”
羲和点头,“等过两天我再来。”
想了想,又把自己住的客舍说了,免得自己到时候忘了。
走出这家,羲和又散步的继续往下走。对于此地,也有了越清晰的了解。
此地人民已经掌握了一定技术,铜铁等技术都是不错的,不仅如此房屋水道下的修建也很先进,出乎羲和的意外。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自己人太少,无法真正的建立一个保卫自己的军队。
除此之外,唯一让她讨厌的大概就是看见了好些比丘。
中常侍等人回来了,老四等人迫不及待的道,“这里竟然是佛教圣地!”
走在外圈看风土人情,只窥看了其中一角的羲和突然想起,后来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时候,就曾说过。
可那比丘为何不来?
羲和皱眉,“怎么说?”
“这个楼兰王亲自允许佛教传法,所以这座城里足足有百余比丘。”
日夜相伴,就算百姓们不信佛,长久之后也不会有抵触心理,然后慢慢地接受他。尤其是后来长大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生长,那还不个个都出家了?
对于这点,羲和心中感叹真是绝了。
和佛教的成功钻营相比,道教真的过于清高了。因为一路上她也曾见过两位道士,但是处于苗头期的道教更像是路边的小门小户,也不像比丘们善于交流,所以显得格格不入。
想要推广发展,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真的难啊!
但是越难的事情,做起来就越有意思。
走了一趟回来,一众人就开始歇息了。羲和看着面前这一群跟随自己身体强壮的男人们,想来只要她点头留下,他们就不会拒绝的。
在这片独特的地势里安营扎寨做第二个窝,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于汉武帝不高兴要抓她,大概会被克死?
第190章 丝绸之路(二十七)
第二天, 羲和就跟着去转了一圈, 发现这里的佛教人士确实多。但等她坐在一旁跟几句之后,发现了些许不同。
这里盛行的, 似乎是未来的小乘佛教。
同时,还有一些欧罗巴人等不知名的小教。与后来那些发展全面的不同,大都是三三两两的小猫儿。
这个发现, 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佛教得到了官方的肯定不假, 但也并非是这里唯一的思想传播者, 所以它抢占了先机但还没有坐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晚了一些, 还来得及。
羲和站在三楼的客舍里吹了吹骨笛, 她总感觉自己越来越靠近吉量了。只是一直都没有回应,也不知道是深山里来的慢, 还是真的没听见。如此又吹了两声, 之后转身开始做胭脂。
无论她要做什么, 白手起家总不是那么容易的。羲和自认不是脸皮薄的人,但是未来归属于她的东西,本能的也不希望被人插手助惠太多。她和赵家人的缘分已经太深了,虽然对方将她看待极重, 但想来在不久之后终会变得浅薄。
别人都不记得事情, 何必自己要纠结太深呢?
又或者说秦朝如果没有南下, 如今的赵光为了诸夏江山忙得不可开交,也不见得会这样记得自己。
她那偌大的财富有许多在汉国手里, 所以她可以慢慢拿回来。
而秦国拿的那些, 中常侍等几十秦人便是其中部分偿还。如果将他们留住, 那他们的家人朋友自然也不会放过。
也可以成为她的第一批子民。
当然在此之前,还要想办法让赵光心甘情愿的掏出另一部分钱最好。这打地基毕竟不是轻松的事情,可万事开头难。只要咬牙过去了,再在中西贸易的交通枢纽地方好好经营起来,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小国家虽然扎根不稳,但也有它独特的优势。
羲和笑眯眯的想着,轻轻的将花汁捣了出来。这做胭脂是很细心讲究的活儿,因为地方环境的原因,所以这里的姑娘肤色并不是十分白皙,甚至肤质普遍粗糙。而优势则是她们眉眼生的很好,只要选对了颜色上的搭配便淡妆浓抹,各有千秋的异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