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与长生(377)

作者:五十九夜 阅读记录

泥土下的大地是连通的,除了小动物外,凶兽们也不会放过这捕猎的大好时机。

还有一个人。

羲和莞尔,没有手脚功夫独身追随,真是有意志。

无论他想做什么,这都让羲和觉得很有意思,有点期盼明天的到来。

是要一路跟随了解?还是心有不忿?

被逼到走投无路者,行事总是多几分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一对人身后带着一只小尾巴,竟然都相安无事的过了许久。也是走了五六天,中常侍才发现了他。

“先生,若不让仆去解决了?”

“不用,留他有用。”

“是。”

中常侍不觉得一个曾上战场厮杀过的男人,转头去当个比丘有什么用。不过羲和说的,他也本能听从。

他们一路北上,环境也渐渐熟悉起来,人物风景都偏向于诸夏的少数民族风情。

中常侍等人不大轻松,因为再走,很有可能会遇见汉国士卒。他们不会怕,但难得他们人少确实不妙。

好在他们运气不错,由着羲和一路指方向,绕着边上的路行走,然后一路抵达发现了意外之喜。

一片沙漠。

而在前面,就是西域楼兰古国。

身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并且小国的地势崎岖薄瘠,还夹杂在汉国与匈奴之间。即便有心发展经济,也都受困其中,相反还会因为地势的原因备受战争侵扰。

还未到,中常侍就连忙道清楼兰古国的情况。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夹杂在汉国匈奴之间,在张骞西域后也让楼兰国这个必经之处经济发展起来,但同时为了生存,楼兰王左右逢源以此维持自己国家。楼兰国小心翼翼,也因为地势和为人的妙处使得两个大国对他实行怀柔政策。

看似光鲜的楼兰古国,来往人等十分杂乱,说不定哪天就没了。

中常侍很有远见的说道,说罢对于其小国有些许担忧。

羲和点了点头,不是担忧,是肯定的。还记得一本杂书有云,楼兰王不敢开罪两方,最后各送一位王子过去做质子。行事强硬霸道的汉武帝反而大怒,不愿如此委屈,也看不惯这样朝三暮四的小国。直接下令派人将楼兰和旁的姑师连锅端了,甚至俘获楼兰王押解到长安受审。

后来楼兰王哭诉自己小国不易,汉武帝闻听之后理解了弱国无外交,放其回到楼兰。

直到楼兰王离世,匈奴可汗将在自己国家做质子的王子送到楼兰继承王位。新楼兰王在匈奴国长大,对汉很有敌视。于是等候汉昭帝忍无可忍,叫人带了几名精心挑选的刺客来到了楼兰。在宴会上灌醉新楼兰王,将其扶到屏风后取下首级,而后快马送回长安悬于未央北门之下。

从此汉国送去一人为最新的王,并改名为鄯善国,并派出一名司马和部署40名士兵屯田当时的伊循城。

伊循城,也就是米兰。

汉国的国土再次扩大,镇守戍边的同时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地域。未来许多的泥塑、佛像和壁画等精美珍品,都迅速闻名世界并称为有钱人的收藏品。

但此时此刻,楼兰古国还只是一个经济在发展,人来人往的小国家而已。可以说屁大点的地方,若是百年前的诸夏,早就死了几百回了。

楼兰古国不止时间生得好,连地方也很妙。

在荒芜的沙漠上,羲和等人在缓慢的前进。即便她看着径直前行没有绕路,但他们大多数人没有沙漠经验,马儿行走起来也很吃力,一连数天下来人都没了精神。尤其是拉着马车的马儿,因为沉重力气,情况有些不大好。羲和为此选择下车走路,期间还给了它一颗药吃。

上天好德,终于在众人精疲力竭时看见了迷人的绿洲景色。

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一波清水相映,羲和可以清晰可见倒映胡杨,还有自己一路风沙而来的灰尘。她拍了拍头发,头上一只候鸟展开翅膀飞过。

湖泊是最原生态的干净,羲和埋头喝了两大口水,准备将水袋拿出来装了一袋。

‘啪’

有人迫不及待的半个身子泡在了水里,张大嘴努力的喝着水,他干得厉害。如果再没看见这片绿洲,很有可能就要离开人世了。因而他喝得很厉害,整个身子都要饮水间微微拂动。

羲和本来不想理,但看他这样不得不过去把他提起来,露出一张晒得黑中带红的脸。他张开眼,“先,先生?”

随手把人放下,又看着几人也扑了过去,羲和就地捡起一把沙捏成一团,丢出几个出去将人砸中。

“不想死的,先忍一忍。”

有人忍住了,有人没忍住,旁边也会将他拉起来。还茫然不知坐在羲和一旁的那人最先反应过来,他面色很红,忽然转身吐了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