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与长生(166)
小丫头偷偷地眨眼睛,俏皮又可爱。
学院之中,谁不晓得事事都要经过院长之手?堆积太多,难免就会备懒。每逢两月大会,王诩大先生就要满学院的找人,学生们生怕惹了两位的不喜。
还没成为她的人,就已经是个暖心的小棉袄。
羲和既高兴又惭愧,但这里是她的一处净土,终有一日是要回来的。小丫头这句话,她也可以想见那个场景。所以瞬间百转,终是没有解释。
庄园之中大开扩土,来此安家的人增进许多,但人手摊开却都是各司其职的忙碌着。除了原来的庄稼吃食在自己和学院之中供用之外,他们还另开了一片染料土地,种植蓝草一等送到两家庄院之间开的染料坊里。
庄院里都是些做粗活农务的平民百姓,因着脱了奴籍个个都干劲十足。男人们不怕脏累,又想赚点零用,余的人手体力除了学院的扩建外,别人家的屋舍店铺落户他们都去赚上一笔。
因为庄稼越来越多,羲和又做了一个偌大的水风车引水而动,庄稼虽多但人手足够。
男子们山上山下的寻了活,女人们只能做点编织绣品,但她们拿不到好的布料更做不来讲究的花样。染坊开启后,羲和便做主挑了这些妇女们去染坊做工,传授简单可用的技术,每月拿到自己该得的月钱。
做完之后再由男子送去人家门户里。
男女各有劳作忙碌,底下的孩子们打打闹闹的帮着拎桶烧水调料,一家子忙得不亦乐乎。
夏日正暑,女人们做好饭菜煮了清热的草汤一分为二与丈夫自己,还有孩子一同去到染坊。
前日她们正好忙完一批,又应着客户的要求去摘来栀子花,今日再摘一些便要捣出新的汁水来。
羲和去的时候,煮开的汁水已经熬出了黄色来,“这是哪家人要?”
“前面铜山镇的大户,听说这几年做玉佩器具赚了钱,过几个月大儿子要成亲。这都是做给大儿子和大儿媳家婢女穿的,足足六十套!”刘妇人是富生庄院里那位掌事老人的儿媳,手脚利落勤快,见是主公问便一五一十的答了。
这几年她们家也富足,但是比不上人家那样的大户。
六十套就算是一人两套,那也要三十个婢女。羲和又或者没有别的衣裳再一人三套,那也有二十人。
“没有家奴的?”
“有,不过不是这个色。”
刘妇人擦了擦额头汗水,一点都不耽误活计,“主公要不要做两身?”
“我?”
“诶,我家妞儿说铺子里入了好的布料,主公穿了肯定好看!”
羲和摇头,等到自己去了铺里翻看账本又改了主意。人家有钱,把自己过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不自在。反观自己这些年拆东墙补西墙,掏空了积蓄出来穷了几年,可如今早就富足起来。
怎么能苦了自己?
做!
必须做!
铺里的姑娘笑着将布料拿了下来,“好!一定赶在入秋前做出来。”
“不用,就在刘妇说的那批衣裳之前做出来吧,正好我有事出门一同送了。”
“主公要出门?”
“嗯,回来带特产给你们。”
也不论带什么,见主公这么说,柜台前两个姑娘显得眉眼弯弯,好似已经收到了特产一样笑得格外甜。
夜里,羲和将下一年的先生分配记下来。各科的先生都是足的,只是才学更高的大先生仍有缺漏。
将人记下,羲和沉沉睡下。
临到期末,先生学生们都忙碌起来,尤其是院长更是操心。不论先生还是学生,她都一视同仁的严格考察,并在月会上表示会将武科的大先生补齐,而王诩秦缓这样的长老们也会有所调动。
高位者本来就不该事事亲为,对此王诩秦缓很是认同。
事情发展与羲和想象的顺利,三头在上虎视眈眈,学院之中气氛凝重起来。
有小丫头那样盼着助教的,自然也有先生争先为大先生的。人有奋勇向上的优处,也有安于现状的劣处。只要不想被评为差不得归家,甚至留级的大都悬梁刺股。
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促使了全面飘红为优良的成绩。
羲和包袱款款的在大会上颁下新的先生职责名册后,驱车带着满满的衣裳下山去。同行的白起将院服和陪伴多年的木牌放在包袱里,依依不舍的上车。
半山腰上,她还遇到了秦缓师生。
“归家?”
“还有游医,你是去哪?”
“游玩,四海为家。”
借着假期光明正大的包袱出门,羲和想着便兴奋不已,拍了拍吉量的翘臀,“我车上放不下人,就不带你了。”
“无妨。”
秦缓习惯了一双足一背篓踏遍山水医治病人,当年坐在车上也是走的慢慢吞吞诸多不便。其后的几个学生见此,躬身作揖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