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遗剑归唐(118)
“同僚所赠,”大兄微笑地摸了摸周瑜的头,温声道:“如今便送给瑜儿了。”
彼时周瑜认真地点点头,怀着欣喜小心翼翼地拨了一下琴弦,霎时声起弦上,婉转连绵,余音绕梁。
那绵长绵长的琴声,好似歌尽了扇底桃花,唱遍了紫陌繁华,将失落在漫长时光中的过去娓娓道来。
琴音久久不绝,大兄惊讶地望着不过垂髫的弟弟,好半晌将手放在他手上,慢慢摩挲。
“瑜儿果真是与这绿绮有缘。”
“大兄为何这样说?”
小小的周瑜踮起脚,鼓着包子脸好奇地再拨弄了一下琴弦。
琴声叮咚,如鸣佩环。
大兄蹲下来道:“瑜儿,你可曾有多少人试过这绿绮琴?”
小周瑜猛然抬头,眼里闪着簇簇火光。
少年早慧,纵然周瑜如今不过垂髫小儿,也从大兄的话中听懂了什么。
“莫不是,只有瑜儿能奏响它?”
“瑜儿真聪明。”
大兄的眼底带着深深的笑意,点了点头:“这数百年来,从未有人能够再度弹奏绿绮,此琴便被人束之高阁,不久前才在宴饮上成了彩头被主人家拿出来。我原是想着,瑜儿素来爱琴,那绿绮琴放在别人手里也是放,放在瑜儿手里也是放,倒不赢过来留在瑜儿这里。”
“却不曾想,我们瑜儿和这名琴有如此缘分。”
大兄爱惜地看着弟弟澄澈的眸子,声音文雅极了:“可惜如今世道至此,若不然,此事传开,我们瑜儿说不得能成为一代名士呢。”
“像弹奏《凤求凰》的长卿先生那样吗?”
周瑜眨了眨眼,认真道:“纵然在盛世,瑜儿也不会成为长卿先生。”
长卿是司马相如的字。
周瑜的志向不在这里,而在朝堂。
他希望如大兄一般,能跻身朝堂,为汉室,为黎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总是不可能成为如司马相如一般的风雅文士的。
再者,虽然凤求凰为传世佳话,周瑜本人对他却没有什么感觉。
“瑜儿,你还未放弃你的想法吗?”
大兄听罢,并未像家中长辈那般对此一笑而过,只拍了拍周瑜的肩,肃然道:“那瑜儿便要记住自己今日说的话。”
大兄的神情仿佛在一瞬间变了,周瑜下意识点点头,心中却有了不好的预感。
而后,那预感果然实现了。
大兄死了,死在了洛阳。
族人扶灵回乡时,周瑜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直到满目缟白,灵堂幽咽阵阵,他才后知后觉到,再也见不到大兄了。
那天晚上,征得长辈的同意后,将绿绮琴搬到了大兄灵前,弹奏了从前大兄助他完成的琴曲,为大兄送灵。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那曲子最终没有弹完,周瑜便因为年小力弱,又悲痛过度而晕了过去。
一阵兵荒马乱后,周瑜被送进了自己的房间,连带那张绿绮琴也被安然送了过去。
他陷在高烧里,第一次进入了那瑰丽繁复的世界。
撩天的业火撕开了无边的黑暗,他看到有涛涛河水自天空中倾泻下来,山崩地裂,地面成了血色的汪洋。
他还来不及为这天地惊变的场景而震撼,却见自血海深处,遍地红莲绵延万里,冉冉升起了一轮小太阳。
理智告诉他应该转身逃开,脚下却像是生了根一般定定地站在原地,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盯着眼前的浩瀚画卷。
那原来不是太阳。
那是一颗明澈剔透的灵珠。
隐现金色凤纹的红绫之上挂着一圈金色手镯,灵巧地自血海之下飞出来,环绕在灵珠周身。另一头却蜿蜒到远方,不知尽头何处。
周瑜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他竟在这皎皎灵珠之上,看到了一道红衣艳烈的影子。
灵珠最终落进了奔涌的血海中,被血色侵染成同样的颜色,是触目惊心的鲜红。
大火生红莲。
那红绫却还在。
它的另一头,被一条狼狈至极的影子死死攥着,血海吞。吐之间,那道人影也慢慢被红绫拖近了渐渐平息的血色汪洋。
“放开啊!放手啊!”
周瑜不由得惊呼出声,他看的分明,那红绫并不是自己缠上的,而是白衣人死命将它绕在了手心,这才被一步步拖了过去。
那白衣人背影伶仃,不知为何,看的周瑜心里发酸。
他不知道这种情感怎么来的,好似一开始就存在于灵魂深处,只是今日才被这惨然画面勾了出来。
他看不清白衣人的脸,说出的话也无法传达到对方耳边,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独自攥着红绫往后走,却因力有不逮反而被步步拉着拖进了血色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