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衣童子一咬牙,顿足叫道:“罢啦罢啦!”倒诵封印诀,反身奔踏。
银光鼓舞,气旋飞转,那丹炉、太极封印轰然一体,急速倒旋,“咯啦啦”脆响叠声,太极封印寸寸下沉。
那人哈哈狂笑道:“敬酒不吃吃罚酒!等老子出来,把你们熬成一锅泥鳅汤!”双掌轰然怒拍。
“轰隆隆!”幻光怒爆,霓霞乱舞,四壁夜明珠倏地炸裂,土石迸飞,尘烟簌簌,整个山腹剧烈地震动起来。
二女脚下一空,身不由己跌飞飘荡,只觉万千巨力怒撞排击,汹汹不止;仿佛身处惊涛骇浪,随波沉浮。
“糟啦!”绿衣童子惊叫声中,那人哈哈狂笑,渐渐地坐起身来。太极封印再度飞旋拔起,金光耀目;八卦丹炉轰鸣不绝,火焰四冲。
两人惊骇焦急,想要冲前踏步八卦,恢复封印,奈何被层层翻涌的强猛气浪推送,丝毫不能靠近。
白衣女子清叱道:“青妹,驭剑封印!”长剑电光飞舞,脱手飞出,如蛟龙入海,霹雳横空。
“叮啷!”剑尖刺中“巽”位,火光激迸,太极封印转势登时一滞。
绿衣童子豁然醒悟,扬手飞甩蛇剑,以气驭兵,按照封印诀,循序冲撞八卦阵位。宝剑纤狭锐利,回转随心,那迸飞鼓舞的气浪固然强猛,也难以将其震飞。
“叮叮当当”双剑高低飞舞,光芒四射,太极封印忽顺忽逆,滞堵不旋。
那人眼中寒光大盛,蓦地纵声狂吼。
“轰!”二女眼前昏黑,气血翻涌,惊叫声中,真气登时岔乱,双剑倏地反弹抛飞。
洞中轰然巨响,天摇地动,一道炽烈紫光冲天飞舞,穿透丹炉,破壁而去。
当是时,一缕箫声乍然响起,清旷悠扬,既而琴声疏雅,寥落回荡。
二女又惊又喜,叫道:“牛鼻子和老贼秃来啦!”绿衣童子收回蛇剑,一拽白衣女子的手,道:“快走!这里就交给他们收拾罢!”
白衣女子眉尖一蹙,突然“嘤咛”一声,双手捧着腰肋,徐徐瘫坐在地,一丝鲜血从指缝间洇渗流出。这一场激斗,已经震伤了她的脏腑、经脉,此刻眼看强援赶到,心中巨石落地,再也强撑不住。
“姐姐!”绿衣童子花容失色,颤声连唤。
“我不碍事,你……你快走罢!再不走就来不及啦。若让葛老道瞧见又是你捣乱,只怕再不能轻饶你了。”
白衣女子俏脸惨白,香汗涔涔,声音低若游丝,连摆手的气力也没有了。
“姐姐!”绿衣童子泪珠夺眶而出,想要弯腰背起白衣女子,却被她奋力推开。
情势紧急,不及多想,当下一抹眼泪,咬牙道:“你多保重,我回头便来救你!”转身飞奔而出。
她对九老洞极熟,七折八转,躲入迷宫似的甬道,屏息闭气,动也不动。
狂风卷舞,两道人影电也似的飞掠而过,朝着八卦丹炉冲去。
绿衣童子再不迟疑,倏地抢身朝洞外飞去。
远远地,身后传来轰隆震响,仿佛春雷滚滚,天塌地崩。隐隐听见那老和尚的骇然惊呼:“阿弥陀佛……怎么……怎么是他!”
月光清亮,寒风扑面,她终于冲出了九老洞。
卷一 云海仙踪 一、求药(1)
大宋绍兴十六年。
四月,黄昏,峨眉。
艳阳如豆,云海茫茫。数峰破云,参差傲立,在夕晖映照下,闪耀着淡淡的金光,仿佛海上仙山,壮丽而飘渺。
大峨山中,险崖峭壁如刀削斧砍,突兀嶙峋,桀然天半。一条栈道沿着山势,向上蜿蜒折转,直没云霞深处。
两侧苍松青翠,虬枝横斜,郁郁青青如绿云碧雾。空谷幽林,鸟鸣清廖,巨石青苔上洒落着斑斑光影,闪烁不定。
一个矮小的青衣老者戴着碧绿色的草笠,背着一口大铜锅,正蹲坐在林间岩石上,哼着小调,搭灶生火。
在他身旁端坐着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黄衣少女,石人似的一动不动,俏脸苍白,妙目焦急地眺望着下方山径,泪珠不住地打转儿,交杂着惊惶、恐惧、期待、紧张……种种神色,似乎在等着什么人的出现。
“小丫头,你死心吧,牛鼻子缩着脑袋当乌龟,哪里还有胆子出来救你?留着你也没用啦,索性当老祖的晚饭吧。”
老叟瞟她一眼,干瘪的脸上绽开菊花似的笑容,又摇着头啧啧赞叹:“细皮嫩肉,一定很有清甜爽口。”一边说,一边狂吞馋涎,从背上取下那口大铜锅,架在石灶上。
山风鼓舞,枝叶间筛落的阳光灿灿闪耀,远远地,吹来一阵清亮的歌声。老头耳廓微动,抓头凝神倾听。
黄衣少女妙目一亮,迅即又转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