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之南舀着卷子匆匆呈给皇上,料想前几日南宫小先生说起这人,想必确实是个人物,目不转睛的盯着皇上,只等着皇上瞧完大赞此人。怎料皇上接过卷宗,粗略一看,冷笑一声便将卷子丢下了,对叶之南道可以送回去了。叶之南奇怪,却又不敢问,领命离开。
周进学见叶之南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便还回了卷子,心料看得人定是皇上。若以叶之南的水平,光查查文章里的生字儿便要一天的。
“叶总管觉得这学生写的如何呀?”
被周进学这么问,叶之南噎住了,他又不懂文章哪里知道好不好。本以为皇上会说呢,他学两句,结果一个字儿都没有。尴尬的咳了两声,叶之南指着卷子点头道:“不错,不错。杂家有事先走了,有劳周大人。”
周进学目送叶总管离开后,陷入沉思。在一旁整理卷宗的小吏是周进学的亲信,见状不太明白,疑惑地问大人叶总管此举是何意。
周进学自是不能再下人面前说自己不明白,训斥道:“糊涂,叶总管的意思是皇上看好此人了,去!把此人的成绩改了,文章写得着实差些,只管留最后一名给他罢。”
小吏点头,办好后回禀了周进学,另稍有疑虑道:“相国大人那边不会?”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老人家哪里会瞧见?你记住,做事儿不能做绝了,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此人既然是皇上要的,偷偷做个顺水人情,除了你我谁晓得?”周进学狠狠点着小吏的脑袋,骂他不动脑子,整日就知道吃。
……
放榜那天,贾瑞怕的不敢出门。贾代儒倒是不甘心,要青山去瞧一瞧。这一瞧不要紧,敲锣打鼓的回来了,青山欢喜的向贾代儒道喜,贾瑞中举了,榜上最后一名。贾瑞闻言,差点栽倒在地,被青山扶了起来。贾瑞高兴地抱住祖父,他,真的中了?是举人了?
贾代儒乐得合不拢嘴,高兴地赏青山三两银子,厨房里的赵嬷嬷、王婆子听说,也前来贺喜,一人得了一两银钱。贾代儒另舀出五两银子,要王婆子等人去醉仙楼卖几样最好的菜,一家子庆祝一番。
“孙儿,你光耀我们贾家的门楣啦。”贾代儒喝了几口酒之后,话变得多起来,拉着贾瑞的手不放。“你中了举,便可以入国子监读书了,那里头的先生全是当朝大官,等来年春天的会试你中了,再有先生在朝中提拔举荐你,我孙儿平步青云做大官的日子不远了。”贾代儒说着说着,感动的哭起来,这些年他的严厉教导没有白费。孙子终于懂事了,他可以告慰儿子儿媳的在天之灵了。
☆、7宝玉受教(7)
贾瑞中举的消息当夜传遍了贾家宗族上下,近些年来族里头少有子弟科举出来的。如今突然冒出个举人老爷,自然是举族欢庆。不日贾政听闻此消息,招来贾瑞见一面,一则和未来的同僚拉拉关系,二则为了激励宝玉,给宝玉树立个榜样。
宝玉一清早儿起来,听袭人说政老爷差人叫他,便没了好心情了,饭吃不下。贾母见孙子如此,心疼的搂在怀里好言宽慰他,哄着宝玉喝了两口粥。饭后打点完毕,宝玉夹带着忐忑的心情至前院寻贾政。恭敬地向父亲请安后,发现屋子里有人,细看竟是学堂管事老儒的孙子贾瑞。贾政今日心情尚好,笑着招呼宝玉见过他瑞大哥。而后叫宝玉坐下,贾政则拉着贾瑞问话,平日读什么书,有什么朋友,对一些诗书的见解云云的。
贾瑞一一作答,恭谦有度,面不改色。贾政锊胡子连连点头,称赞贾瑞英雄年少,又叫他好生教导宝玉。提起自己不争气的儿子,贾政有很多话要说,骂宝玉是个糊涂虫,整日喜好在内帷斯混,出门找瑞大哥这样的人物学习方是正经。宝玉受教的点头,不敢多言语,一心盼着事情了了,逃过贾政训斥。贾政一时高兴,便要留下贾瑞吃中饭,岂料小厮来报有政务处理。宝玉听了心下高兴,壮着胆子和父亲说他代为陪同瑞大哥。贾政点头,嘱咐宝玉不要无理,匆匆离府。
“瑞大哥中了举人?宝玉恭喜您。”
宝玉笑着凑近贾瑞,和他套近乎。贾瑞对宝玉本无讨厌之意,平日里头他很少和子弟们胡混,一下学便是要往后院钻的人物。宝玉人长得秀净,但行为举止颇有脂粉气,白白的脸颊惹人怜爱。贾瑞心中感慨,这若是个女子,会是何等精灵般的人物。
贾瑞摆手,道宝玉客气了。和他说了些客套话,便要告辞。被宝玉拦住了,宝玉笑道“瑞大哥莫不是忘了?我应下父亲陪你一块用中饭的。”
“我晓得你怕你父亲,如今他走了,我只管说吃了,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