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一听此话,才反应过来林如海是在考自己。
贾母心情也不大好了,讪笑着隐藏自己的心思,预备打哈哈的笑着混过去。所幸林如海再没提考宝玉的事儿,但贾母的心里始终对他先前说那句“无碍的”耿耿于怀。所谓无碍的,就是对其没有了要求,还是有瞧不起看不上宝玉的意思了。贾母心里越加感觉不妙,提亲的话到嘴边却不敢说了。
贾赦突然嘿嘿笑起来,跟林如海道:“得空该带你去瞧瞧兰儿那孩子,聪慧的紧,小小年纪已是满腹才华。四书五经随你考他,对答如流,聪敏过人啊。”
林如海笑着表示好奇,嘱咐贾赦回头得空,必要带他见一见这个小辈才好。
贾赦笑着点头:“过两日正打算出京一趟,回来可巧路过青山书院,我有瞧瞧他的打算,正好顺道把贾琮那孩子也送去。林妹夫若是得空,不如和我一道?顺路瞧瞧风景散散心也是好的。”
“青山书院?那可是个好地方,这孩子将来必有出息!”林如海自是愿意,笑着点头。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倒是把立在地中央的宝玉晾在一边了。宝玉真没想到一个青山书院,反倒能让林姑父另眼相看。早知如此,他当初就该忍一忍,继续在青山书院呆着了。
宝玉愣愣的站了半晌,没人理他,料知自己可能在林姑父跟前出了丑,羞愧难当。恨自己学艺不精,更恨林姑父也如那些俗人一般,认准了爷们出息就一定要读书做官,真是没有什么比这更俗的了!
贾母蹙眉,心里很不舒坦,闹成现在这光景,也觉得没有留他们的必要了,趁着摆饭的功夫,打发了他们。林如海、贾赦、邢氏等一走,宝玉就忍不住了,哭着钻进贾母的怀里。
“老祖宗,我努力想给您长脸的,奈何……”
“乖宝贝,这事儿不怪你,不怪你。”贾母心疼的哄着宝玉,手不停的拍着宝玉的后背安抚。
林如海离开贾母的住处远了,才松口气,跟贾赦邢氏道:“总算熬了这一关。”
邢氏摇头:“三日后妹夫和林丫头就要搬走了,她老人家可不会这么轻易气馁。”
林如海大惊,扬眉询问邢氏的意见:“大嫂,你的意思是说老太太他还会——”
邢氏点头。
林如海蹙眉,脸色沉重起来。
贾赦见状,拍了拍林如海的肩膀,建议道:“有的时候,事儿没必要想复杂了,简单处理。”
林如害若有所悟,感激的看一眼贾赦。
三人还没到荣禧堂,就见宁国府一小厮急急忙忙的赶过来:“赦大老爷,可出大事儿了,我家老爷请您和林大人过府一趟。”
林如海略微惊讶,问到底是什么事儿,那小厮嘟囔着说贾蓉贾蔷被抓了。
贾赦闻言,倒不觉得什么惊奇,打发了那小厮,回头跟林如海道,“去了你不用管,看我眼色说话。”
林如海巴不得不管闲事,点头附和。
邢氏料知那日他见官差去宁国府,应该就是抓人去了,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但邢氏隐隐觉得此事跟贾赦脱不了干系。上次她把尤二姐的乱事儿说与了贾赦,瞧贾赦那一副阴测测的模样,肯定回头使了什么‘坏招’了。
邢氏知道贾赦是个有分寸的人,如今荣国府的嚣张暂且被压制了,但宁国府那边却是猖狂至极,早吃点教训老实些,总归比最后被抄家了强。
天大黑,贾赦回房,方与邢氏用了晚饭。
“林妹夫呢?”邢氏问。
贾赦笑:“被珍大侄子强留在宁府了,他说身边没个当官的亲戚陪他,心里没底。”
“到底怎么回事?你干的?”邢氏喝过饭后茶,又问他。
贾赦扬眉笑了笑:“还是自家媳妇儿聪明。”
邢氏听他此话,就更明白了。“如此也好,叫他们吃一吃教训,长记性,以后也不至于太张狂。上次她家儿媳妇办丧越矩,当初怎么说的,什么都答应得好好的,这才过了多久,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家子的爷们没一个正经的,活该!”
贾赦点头,十分赞同邢氏。“如今我叫衙门的同僚趁机随意纠了个小错,把小的抓进牢里,也不过关几天的功夫。叫他们在牢里长长记性,再顺便吓一吓老的,估摸他们一家子也就老实了。我这样算计他们,也是免得将来他们犯了大错,连累我贾氏一族落得抄家的下场。”
邢氏点头,分析道:“荣国府、宁国府系出同门,虽说咱们日子确实是分开过得,但我猜在圣上的眼里头,那都是姓贾,就都是一家子的。就算将来宁国府被端了,咱们万幸,可以暂且保全,也是个摔破了的碗,盛不了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