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概念可以去我微博看地图哦!
为嘛要这儿………………昂昂昂昂昂因为这里有矿、有草原、有河西走廊啊!!!
记住唃厮啰此人(GU SI LUO)这位朋友是我大宋的好朋友,他基本上一生都是亲宋,并且在宋的支持下压制住了西夏南近的步伐,可以说是李元昊的克星。
吐蕃的范围可以理解为就是西藏,但是实际上没有现在的属于割据势力,没有统一,搓搓手。记住他哦!
对了亲们我还是要提一句:
宋,其实没少打仗。
如果翻《宋史》就会发现宋一直在打,西边,南边,西北、西南都一直在打,每年打好几次,但正因为东北的辽、高句丽,西夏一般是以僵持为主所以给人他们不打的错觉。
如果不打的话宋国怎么会有这么多屯军呢?仁宗后期可是有150W军队啊,每年都想裁军但是都减不下来。疯狂扩军的原因就是因为一直在打仗哒,招人之后不能裁军,所尤其是宋和西夏那一场,瞬间点爆屯军数量。如果真正和平的话会一直裁军的(譬如中国现在)
他们也不是总是输,和辽国也能打个55开,其实真正输得惨的就是和西夏和金国。和西夏几次战役都挺冤的,输了的原因也和大众认识的将领自由度低相反……恰恰是因为将领的自由度太高了。要么迟到要么冒进要么抢功。如果不是因为宋难啃,你们以为为啥子蒙古人绕了一圈后再来啃宋啊?
至于为什么到最后文官都反对打仗……理由和汉武帝后期全国都不再支持他打仗一样——没,钱,啦。
北宋中后期军费开支占全国收入(注意是收入)的八成到九成
即便硬要说其中贪腐减掉两成吧,也有六到七成,这可是收入,不是利润啊,这样的开销如果说不重视就有些没道理了。
宋不是不注重军队,也不是不注重军人,他们不注重的严格来说一个是军官的传承和培养,另一个就是军人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
同时,对于别的朝代特别在意的问题(比如临阵脱逃不战而降)等情况容忍度太高,直接致使大部分军队没有血性。
宋朝的很多将领都是文盲……基本都是靠着感觉打仗,一直到了中上层才开始念书。
因为前文就说到,正规武举上来的都去做文官了,想要当军官只有跑到便将一级级打上去,代表例子就是狄青。
当年范仲淹还有劝过他多读书呢,而且宋国的武将自卑心理很强(一个是总打输,一个是被打压)
总之一个朝代不能用简单的片面的印象来形容。同样,一个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简单的印象来形容。
举个例子,赵祯大喵你们说他是仁吧……但是他好色啊,□□……也没少过,虽然没有记录,但是估计比曹操也少不了,他还被丢了媳妇的人告过官呢(喂)不光好色他还懒政啊。
包拯你说他清廉耿直吧,但是他把自己的小圈子经营的可好了,正是同科圈子才支撑住他能做一个“耿直”的包青天没有被分分钟弹劾下去。情商绝对满分,一个高情商的人你要说他耿直……Hmmm,个人觉得这是他给自己设的一个人设,大概就是:我就是一个耿直的人,我要怼你了!因为我耿直所以你来骂我好咧略略略,酱紫。
王钦若你说他是奸贼吧,但是这丫当年在澶渊之战争打起来的时候这位也在后头支撑过,只是后来真赢了他就看寇准不爽了,又开始怼。在此后他也做过不少妙事,这位就是属于那种遇到好皇帝是好大臣,坏皇帝是奸臣的类型。
对了,当时辽国是真的想打下中原做中原之主的,也成功了,后来因为他们想要在农耕走草原那套被打回去了。
临走时候他们没有大喊:我们还会回来的,而是大喊:你们中原人太难伺候了,以及中原怎么辣么热——热——热——,(非汴州炎热,水土难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当然金兵也有类似的记录……
第208章
在此前宋国今年提升了猪肉的出口量之后, 辽国也对应的提高了羊肉的出口量。随即很快,宋国都城汴京羊肉供不应求的局面渐渐开始有了改变, 货物的富余便意味着其价格重新洗牌。
逐渐降下的价格也使得更多的宋民能够满足对羊肉的幻想。
待到民众们对于羊肉的喜好有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此举迎来了他们对于牛肉的饥渴。
一时之间,众人看着这些牛队感觉就是看到了党项族的广告,牵着牛的, 驱赶牛的党项人就是一个一个活招牌。
就连他们挥舞鞭子驱赶牛群的姿态都像是在用他们的肢体语言表示:嗨,这就是咱们家的牛,特别好吃的、香喷喷的牛哦!赶紧来我们那儿买牛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