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因为他哥着急了。
一定发生了什么,让他大哥来不及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等待,所以这位年少登基,尚未被岁月磨练出蓬勃耐心的帝王直接跳过了当中的若干计划,选择相信他的弟弟。
将这几车良煤丢入了铁箱内并且在外头点火候,夏安然便一直守在了工房内,他自是不知朝堂上已经闹翻。
被帝王的举动所震惊到的不仅仅是夏安然和工部诸位,还有消息灵通的诸位臣子。
众人一方面领略到了南王在赵祯眼中的地位,另外一方面简直出离愤怒。
无规矩则不成方圆,而且这样雷厉风行的帝王,不是他们所想要的。
宋氏江山如今求稳。
他们宁可要一个温吞水一样的帝王也不敢要想一出是一出,并且会因为个人感情而给予资源倾斜的帝王。
这样的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可谓一念天庭,一念地狱。作为臣子,他们没有胆量去试探遇到的是天堂还是地狱?所以为了大家的小心脏,他们宁可只要人间。
夏安然并不知道赵祯在朝堂上遇到了针对,但是年轻的帝王极其强硬的姿态挡在了他的弟弟面前,甚至阻止了弹劾后必须要进行的“明辨”活动,一切都等这一炉焦炭的成果。
这不是仅仅针对焦炭本身,甚至不是针对夏安然。
这是王权和相权、及其士大夫们的第二次碰撞。
第一次,赵祯没输,但第二次,他想要赢。
炼焦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而且过程和烧制木炭很类似,在听完了夏安然细数的制造重点之后,工部的匠人们便请来了汴京城中最有名的烧炭师傅,请他查看火候和烟气。
此次烧焦炭,他们的目标是宁可只烧到八分,也不能将他这一炉子煤给烧废了
烈火足足燃烧了两日,师傅才示意停止加热。
虽然是第一次烧焦,但是师傅以他的经验和直觉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余温炙烤之下,插入在水中的传导管导出的烟色逐渐变得干净,其经过的见水也不再有奇怪变化,种种情状均都昭示着煤中的杂质基本被清除,如此,炉内留下的便当是炭含量较高的焦炭。
匠人们停止一切动作,封住窑口让其自由冷却。夏安然没能第一时间看到第一炉焦炭出锅就被赵祯召进了皇宫来。
白锦羲回来了。
出差将近三个月的白知事带了一个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的消息回来了。
党项首领李德明和赵祯有着类似的自我定位,他们都将自己定位成了承上启下的帝王。
此二人的个人目标是在自己坐镇时候积累一定的财富和人才,然后将这一切留给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去闯天下。
区别是赵祯的子嗣还没看到影子,李德明却的确有一个好儿子。
在白锦羲的调查过程中就发现党项的这位小王子作为李德明的独生子,无论在激进派这边也好,平和派处也罢,甚至寻常的党项民众,都将他当做了一个未来的小英雄给予充分期待和信任。
其小小年纪所展现出的实力和凝聚力都不容小觑。
所以好消息是,当下党项不准备反。
而坏消息是,他们未来准备反。
赵祯简直要被气笑了。
如今的党项便是将宋辽二国当作提款机,左右贷款提取现金融资,把钱拿出来之后,他们便打算用贷款所得的钱,重新再建一个银行,然后将他们两个大银行斗垮了。如此,这笔钱便也不用还了,还能白赚。
但即便调查清楚了,对于赵祯而言,如今也是一个极其难以解决的局面。
他作为宗主国,属国如果不造反、不闹事,他也无法用未来时去打压他们,于情于理都不可以。
如果按照常理,他就只能等到党项做好准备要造反的一刻,被动还手。
然常言道,有心算无心,百试百灵。
党项准备充分,对他们亦是足够了解,即便宋国家大业大,想要拿下这场战役也绝非易事。
更何况宋、党项的边境线对于党项而言,离他们的中心地区更为接近,出兵救援,物资供应都更加方便。
而对于宋国来说,他们能调动的只有西北边军。
一个以举国之力和另一个国家的西北军区进行决斗,无论是胜是负队,于宋国而言都不好看。
赵祯非常清楚朝内臣子们的性格,他也知道如果到时候宋国首战即输会带来什么后果,毫无疑问,被十数年和平生活养习惯了的宋臣定然会选择避战。
——一个无论是赵祯还是武将,亦或者是想要建功立业者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赵祯的打算是,趁其不备,挑动其心绪。
想办法让没有做好准备的党项卷入战圈,即便不能一举歼灭,也能掌握其大部分的有生力量,摸清其底细,如果能够一举逼反便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