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使用的图书,正是之前由献帝赏赐下的藏书抄录下来的。
这一座图书馆,被献帝命名为《大汉图书馆》,是的,曹操是上了奏书请献帝赐名的。
只是这在后世留下了深深印记的世界第一座图书馆,一开始只有可怜巴巴的不到一百本藏书……
这些藏书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蔡昭姬默写出的书册。
为了吸引群众,这些书本基本都是以基础的书本为主,譬如《论语》《道德经》等,曹操还特地挑了些读起来更为有趣的地理旅游类。当然,为了吸引读书人,里头也有一些比较珍贵的书籍。
其中,唯一可以外借的正是《劝学》
因为这是唯一一本用印的方法制作出的书册,其余全部为手抄。
亮点自然是,图书馆里头的书本,均是以珍贵的“纸”来制作的,而不是用的竹简。
但凡拥有兖州、豫州户籍者,均可外借《劝学》,而图书馆本身,是向每个大汉人开放的。
当然,因为一共只有一百多本可以阅读的书,每一次被允许进入的就只有一百人,免费提供饮水,但由于饭食容易弄污书本,所以图书馆内禁止吃饭。
此外,学子还可以通过抄书为代价的方式租用笔墨纸。
一本书可以换一碟子墨汁以及五张粗黄纸,笔则需要自带,如此,便可以讲最精要之处摘抄下来带回家。
如此代价已经能够说极其的廉价了。
而且抄书就意味着可以比别人都先看到这本书!最重要的,自己抄录的书籍检查后没有错误的话,会被放到这个图书馆里面。
这意味着,以后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看到他抄录的书!
虽然内容是先人书写,但是字迹是自己的!
——不行。
他们的想法很快被驳回,负责图书馆的官吏非常冷酷得告诉他们,所有的字体都要使用容易辨别的正隶,不可以使用带有自我风格的字体。
“这是为了后来人读取方便。”
“也是为了避免因为字体产生的误读,所以还请务必照做。”
——好吧。
来咨询的学子有些悻悻,他很快被后头来问询的人挤开,负责答疑的小吏忙的口干舌燥,直到被人替换下去连个喝水的功夫都没有。
而被替换上来的小吏很快也被人潮所淹没。
民众对于图书馆的热情程度超出了大家的预料,其大概原因就是,珍贵的纸张,白送!
如今的时代,人们大部分所计算的都是我能得到多少,很少会去算计我付出了多少,付出与获得是否匹配。
一般来说,只要所得到的足够多,他们都会将付出忽略掉。
比如这时候,学子们看到的就是我能得到五张纸!至于抄书,在这个书籍被垄断的时代,这根本不是付出,是得到啊!
图书馆还没开,报名抄书的学子就要将办公处的门槛踏破啦!
小吏将此盛况来传报之时,荀彧同荀攸二人正在饮茶对弈,待到小吏退去,荀攸将棋子丢进了盒子,二人交换了一个视线。
场子算是打开了。
接下来,就得接招拆招了。
作者有话要说:江米就是糯米啦!
甜蔗就是甘蔗。
曹军众人:周公瑾是个来自南方的土豪,他有桐油,大家赶紧冲鸭抱住他大腿!
盐水选种法是古代人民发明的,通过调节水的浮力选择最重的种子,当然,剩下的种子也不会丢掉而是会根据挑选出来的比例种植到稍差一等的田里,最差的就会被吃掉了,因为进过水的种子不好保存。
中国目前发现的大部分铁矿都是品质不咋的,杂质太多了,尤其是硫化物,很脆。目前好像就十来个富铁矿?这个我不太记得啦!所以古代的工匠真的很了不起,靠技术撇除杂质。
城市的卫生就不说了……咳咳,古代城市里面都不太卫生,好像到唐朝才好一些。
但是农村的确便便的确会自己嗯嗯完了赶紧带回去的。
深井基本在1000米的地下,其实现在的浅层井都有污染,国家还是建议如果没有检查水质的话不要喝,现在深井也是说不要喝,因为你不知道周围有没有哪个工厂将污水排放到了1,5KM或者2KM的地下。
钻井方式夏喵其实不记得名字了(有人发现压根没说名字吗HHH)叫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原理和现在钻井的方式一模一样,搞个钻头,把他抬高,放手,让他的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力下冲碎地上的岩石和泥土,什么时候发明的不可靠,反正有记载是在南宋,因为那时候地上资源被开发殆尽。
只能往地下发展,这个真的很了不起,那个时代就靠着这个技术弄到地下1000M,普通的井基本是100米以上,并且还有一整套打捞取用的流程。虽然这个技术不出名,但是其实我觉得真的不亚于四大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