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纳闷,慕容家深居简出,参合庄建在水上,不易被人窥视。四大家将在父亲去世时还都是少年,并没有什么名气。我们即使出现在人前,也不会有什么人认得我们。怎么还会有人针对慕容家?莫非是父亲旧日惹得仇家?
***********************************
慕容复(27岁)
文才:99(满级)
内力:85
身手:95
琴:60
棋:99(满级)
书:99(满级)
画:70
茶:99(满级)
酒:50
培育茶花:99(满级)
医术:50
特殊技能:融会贯通,超级易容术
************************************
回到燕子坞没多久,包不同就来报说,有一个和尚带着三个人来见我,其中有两个是最近死去江湖人的亲戚,功夫很弱,不成问题。只那个和尚的功夫深不可测,他们应付不了,这和尚说是父亲的旧友,前来祭拜的父亲的。还有个不会功夫的少年是那和尚带来的。
父亲的旧识?父亲那样一心复国的人,我很难想象他还有什么朋友。
“把那两个江湖人打的心服口服,不要伤及性命,然后扔出去。对他们说:我慕容氏自从老家主去世,已经二十年隐居在此,不曾出世了。让他们有功夫,还是去找真正的仇人吧。至于那和尚,带他去会客厅吧”,我对这个自称是父亲友人的和尚还真有几分好奇,打算去见见他。
到了客厅,看见一位身穿黄色僧袍的僧人,年纪五十岁不到,布衣芒鞋,绝无半分与众不同之处,但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假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这是内功练得极高深的模样。
另一个青年一身白衣,容貌清秀,眼神好奇而清澈。倒无什么特异之处。
彼此见过礼,奉上茶点之后,我开口问道:“这位大师是家父的朋友?”
“正是,昔年小僧鸠摩智与慕容先生在天竺国邂逅相逢,讲武论剑。他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一旦尽解。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先生西圆极乐。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确信天龙寺之‘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小僧曾对慕容先生夸口言必为他取得六脉神剑一观。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慕容先生曾赠我三卷奇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我便想用这三卷奇书与大理天龙寺换取六脉神剑,烧在慕容先生墓前,以践昔日之言。哪想道天龙寺众僧宁肯烧掉剑谱,也不肯让我一借。不过这个姓段的小子乃大理皇室中人,他在寺中学会了六脉神剑,小僧想把他烧死在慕容先生的墓前,也是一样的。”
我心中叹气,父亲的朋友果然如他一般……不同凡响。哪怕该是慈悲为怀的僧人,也是如此暴力血腥无耻,抢人家东西还如此理直气壮。比我那偷人家秘籍的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可不愿让慕容家结上大理段氏这个仇家。只是为了完成这强盗和尚的心愿。
我想了想,开口道:“大师对已经去世的家父,仍然不忘履行承诺,小侄甚是感佩。不过我慕容氏从未抢夺过其他门派的武功秘籍”,才怪,“便是互相传授功夫秘籍,就如家父与大师一般,也完全是彼此你情我愿才会行事。大理段氏既不愿意,哪怕大师把六脉神剑的剑谱烧在父亲的墓前,我想他在地下也不会安乐。何况烧死一个大活人,实在是有伤天和。”
“正是,正是”,那青年插嘴道,“大和尚,慕容公子可比你讲道理多了!”
我心中好笑,这段公子倒是从容不迫,仿佛这鸠摩智要烧的不是他一样。有大将风度,仅这一点,这人就不同于流俗了。而且他竟然学会了六脉神剑,想必以后江湖中必有他的一个位子。大理段氏果然人才辈出。
我继续道:“大师看这样可好,我带大师到家父墓前祭奠,由小侄向家父禀明,此事并非大师不信守承诺,而是小侄知道家父的心意,知他定不愿为了一本剑谱而错杀了一个大好青年。大师此后尽可以放下这件心事了。”
“虽然施主如此说,可是若不能完成诺言,小僧仍然心中不宁……”
“您看这样如何,小侄家父早逝,小侄的武艺是母亲传授。身为人子,竟不能像大师一般,在武功心得上得到家父的指点,小侄心中一直遗憾万分。如今父亲的故友在此,大师便代家父对小侄指点一二可好?父亲去时来不及将他的武艺传授于我,因此小侄的见识所学,不及家父万一。家父曾赠您少林七十二绝技,小侄厚颜,便向大师讨要一本内功心法。这样,大师便算偿还了慕容氏,偿还了家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