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面皮一紧,断然拒绝道:“不行!大将军统领三军,兵权怎能转交于他……”
司马懿以羽扇柄在手心中敲了敲,眨着眼道:“呐呐,规矩是死的,皇上在这里,祖制莫不是说改就改?”
吕布疑惑地看着他,司马懿见他点化不通,翻了个白眼继续道:“大将军统领全国兵权,现在凉州军听不听你的?青州军听不听你的?袁绍的兵马听不听你的?”
吕布若有所悟,懵懂地看着他:“唔……有道理!”
刘艾淡然道:“我早劝过温侯,封出去的职位都是虚职,只是温侯不愿拉下这个面子。”
吕布讪讪地拨弄着手指不语。
刘协对袁绍有说不出的抵触之情,见如今吕布无意出兵攻打袁绍颇有些失落,转头问荀彧道:“文若说该怎么办?”
荀彧自知吕布不喜欢他,故每逢吕布在场便只是冷眼旁观,极少出声,心思却清明的很。他微微一笑,道:“既然袁绍不满,那就对他多加封赏便是。大将军,封邺侯,赐节钺……”
司马懿插嘴道:“再赐他虎贲卫士百名!”
刘协怔了怔,微有些不悦:“……虎贲卫士乃天子护卫,给他成何体统?”
吕布不满地嘟哝道:“侯爷也没有……”
荀彧向司马懿赞同一笑,两个计谋过人的狐狸对上了心思:“还有,督四州事。”
刘协有些迷惑地偏过头,问道:“哪四州?”
荀彧答道:“冀州、青州、幽州、兖州。”
刘艾微微一怔,讷讷道:“督四州事早在兴平元年封给公孙瓒……”他顿了一会儿,猛地瞪大了眼睛,骤然间明白了荀彧与司马懿的计谋:激化袁绍与公孙瓒的矛盾!
他神色一时有些微妙,垂下眼默不作声。
吕布若有所思地看了会儿荀彧,一拍掌道:“就这么办!”
待吕布等人走后,刘协期期艾艾地扯了扯刘艾的袖子:“叔玉……”
刘艾已猜到他会说何话,犹豫了半晌,终是狠下心道:“陛下,臣还要处理屯田事宜……”
刘协似乎早有预料,微微叹了口气,松开手阖上眼,眉间凝了股淡淡的哀伤,挥手道:“那你去吧。”
刘艾一时心动,俯身在他唇上啄了一口,道:“我今日将事情处理完,明日来陪你。”
刘协惊喜地张开眼睛,连连点头道:“好!”
刘艾向宫外走,转角处影影绰绰看见一个人影,他蹙眉道:“谁?”
那人缓步从阴影中走了出来,羽扇握在手中有一下没一下地晃着,嘴角噙着高深莫测的笑意。
刘艾淡然一笑,道:“阁下这时节还晃着扇子不嫌冷吗?”
司马懿得意洋洋地抿唇微笑:“风雅,风雅~”
刘艾深吸了一口气,微微侧头上下打量他。
“阁下专程在此处候着我所为何事?”
“仲达只是好奇,侍中大人能文会武为何非要做个侍中?”
刘艾淡然道:“侍中不好吗?”
“好不好,刘侍中是聪明人,又何须我说?天下局势分崩离析,此时哪有比领兵打仗更好的?我听说令叔是益州牧……”
“呵。”刘艾轻笑一声,好笑又莫名地看着他:“莫不是温侯想收我为将?请你来做说客?”
“啧啧啧,”司马懿竖起食指连连摇晃,笑得比狐狸更为狡黠:“仲达只是,怀疑刘侍中的用心……”
刘艾脸色迅速一沉,怒意在顷刻间上涌。他的手在衣袖中握紧了拳头,冷声道:“阁下什么意思?”
司马懿羽扇半遮面,露出两道弯弯的眼睛闪烁中用意不明的光芒:“啧啧,刘侍中莫动怒,仲达一向有口无心。”
刘艾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经过他身边时停下脚步,冷冷道:“我看着陛下长大,绝不会害他。”司马懿挑眉不语。
刘艾渐行渐远,司马懿渐渐敛起欠揍的笑容,冷冷一笑:“不会害他……却不见得会帮他。”
过了几日,荀彧重新拟了张诏书,拜袁绍为大将军、封邺侯,假节钺,督四州事,赐虎贲卫士百名。吕布则改任司空,并拜车骑将军。
袁绍接了诏书,总算面色稍霁,请使臣喝了几杯小酒,晕晕乎乎抬上马车送回许县来了。
又过了几日,刘协再颁一纸诏书,改司空为三公之首,统领百官与三军——自然,包括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