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骑完赤兔骑皇帝(22)

于是出兵幽州一事就此作罢,刘协将屯田一时交于荀彧负责,吕布身为将领自然知道粮草不足的敝处,对此事亦无意见,命陈宫辅佐荀彧一同制定屯田的计划。

荀彧与陈宫找到东阿县令枣祗,就许县的情况进行分析,参照晁错与桑弘羊定制的屯田政策定出了屯田计划。

建安元年冬日,刘协颁布《置屯田令》,封枣祗为屯田都尉,任命刘艾为屯田中郎将,管理屯田事物。

再说曹昂失了兖、豫,带着父亲的兵马投奔袁绍。兖州是袁绍南抗袁术的屏障,如今落入吕布与刘协手中,成了他心头一块大病,使得他数日食不下咽,镇日盯着地图上南兖州北幽州咬牙切齿。听说曹昂前来投奔,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声丧家之犬,险些让人将他拖去砍了。

在沮授、田丰等人的连番劝阻下,袁绍终于怒气渐平,看也不看他带来的人马,大手一挥,命他去幽州替自己拔下公孙瓒这块硬骨头。

曹昂手中仅有残兵败将两万余,袁绍又拨了两万人马,将曹家军当做送上门来的枪杆子,自己总算暂得一时平静。

刘艾领职之后,在宫中陪伴刘协的时间便少了许多。刘协伊始十分不习惯,然而屯田又是大事,势必要派遣亲信监管,所以一时也别无他法。再者刘艾有意使他独立,便是回了宫,夜间留下来陪他的次数亦少了许多。时日久了,刘协独自面对着空旷的宫殿也已不那么难受。

这一日刘协已有五日不曾见到刘艾,在宫中亦是无所事事,忽然来了兴致想亲自看看屯田的情况,换上便服偷偷潜了出去。

吕布不似董卓李傕,对小皇帝的看管并不那么严厉,大抵时候都可放他自由来去。

谁料刘协一出了宫,便在宫门口撞见了高顺。高顺正欲对躲开侍卫偷偷从偏门逃出来的宫人发火,定睛一看,认出小天子后颇是吓了一跳,翻身下马行礼道:“陛下。”

刘协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笑眯眯道:“右将军,朕是微服出宫,低调,低调。”

高顺被刘协扶起身,配合地压低了声音,眨眨眼道:“陛下要去哪里?”

刘协左看右看,确定无人在听,向高顺招了招手,使他附耳下来:“朕要去查看屯田进行的如何。”

高顺做恍然大悟状,亦贴着刘协的耳朵道:“末将陪皇上去罢。”

刘协连连摆手推脱:“右将军可是在视察周围的情况?公务要紧,公务要紧,朕自己去看就好了。”

高顺面露犹豫之色,刘协眼珠一转,指着不远处的拐角大声道:“什么人!”

高顺神色肃然,电光火石间拔出了腰间佩刀冲了过去:“谁!”

刘协咋舌:不愧是吕布手下最得意的将领,果然好身手!

他趁着高顺尚未回过神来,迅速骑上他的马,奸笑两声,抽打着马臀冲了出去:“右将军辛苦了!”

高顺:“……为、为陛下服务!”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具体典故可以到百度百科搜“唇亡齿寒”,故事太长就不搬上来了。大概就是虢国请晋国帮忙攻打虞国,所以打开城门放晋国士兵进来从自己国家路过,结果晋国士兵打掉虞国后顺手把虢国一起收拾了,连城都不用攻。

为情节需要,刘虞之死被我延后了两年。我写文的时候很多地方参考了南门太守的论史文《曹操秘史》,这本书写的很好,很有大局观

PS:郭嘉、赵云和许褚都被人家金手指开给吕奉先了啦~~抽打不许抽脸!

再PS:小皇帝怎么可能一个人走远路呢?肯定会有人追上来的嘛!是谁捏?

10

10、第十章出宫巡视...

刘协跑出不久,风劲马蹄疾,正觉难得的舒畅放松间,忽听身后一阵噔噔疾响,竟是有人追赶。

刘协扭头一看,只见吕布骑着赤兔马雷厉风行地追了上来。那一身银铠在阳光下泛着耀目的光芒,使刘协一时眯起了眼睛,心中不知为何微微泛起涟漪。

他叹了口气,心中暗骂了高顺这条忠犬数遍,不清不愿地驻马在原地候着。

吕布骑近了,放缓了马速与刘协齐头并进:“陛下要去哪里?”

刘协扁了扁嘴,没好气道:“正想去看看屯田的状况。”

吕布道:“未将保护皇上。”

刘协这已是第三次听他说出类似的话语,心情一时有些微妙。他自知拒绝无用,只得恹恹道:“好罢。”

有了吕布相伴,刘协难得出宫一次,也不急着赶路,饶有闲性地欣赏着四周的景致来。

此时正值初春,许都街道两旁在兵荒马乱中稀稀拉拉残活下来的梅花树为死气沉沉的街道添了一线生机。

钟晓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