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成为雍正妹妹之后+番外(1761)

作者:则美 阅读记录

“什么?”扎拉丰阿整个人都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这时候约翰进来,扎拉丰阿跟翻译说:“你问他是不是得花柳病了?”

翻译赶紧问,约翰并不避讳,点头承认,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贵族病,普通人还不配得这种病呢。

扎拉丰阿气得要爆炸,立即赶走了约翰,让人把这堂上的东西烧了,在屋子里熏草药,他自己洗了一天的澡,凡是见过约翰的府中下人都要把衣服烧了。

扎拉丰阿用对待天花的态度对待花柳病,整个人气得要死!觉得这个约翰就是千里传毒。

他头一回主动接触官府的官员,暗中授意这些官员把这个行走的花柳病患者给软禁起来,反正不管用什么办法,要限制此人出行。

官府立即用语言不通的名义勒令约翰在租赁的院子里学习语言,同时排查这人都和谁接触过。

随后官府又用别的理由让水军带他随便到海上的一个小岛上软禁,吃的喝的都给他,别饿死渴死了就行,别放在本地祸害人就行。

扎拉丰阿又十分激动地给海棠写信:格格,奴才真的顶不住了,您快来吧!

扎拉丰阿的这封信在路上,上一封信海棠收到了,随着上一封信一起送来的还有莹莹和水军的折子。

莹莹把得到一小块土地的前因后果解释了一遍,而水军的折子是举荐人手去驻扎新岛。

雍正戴着眼镜看完莹莹的信,问海棠:“你怎么看?”

海棠说:“不妨把它看成这次买卖的赠品,至于莹莹说的赔礼,不过是笑谈罢了,别说一个不入流的小人物,就是皇太子得罪了一个贵女也不会把土地赠送给对方一寸。”

“对!”雍正点头:“这无非是让咱们进一步钻套子里,拉咱们下水,让咱们和无敌舰队对上罢了。”

雍正谨慎地问:“咱们的水军碰上无敌舰队胜算几何?”

海棠皱眉说:“这真不好说,海战的折子您看过,大胜或者是大败都有很多原因,水军是能在一天之内全军覆没的兵种。就目前咱们的装备而言,大概是六成。当然了,这是我乐观估计,人家虽然船不行,但是有经验的人手多啊!咱们大规模养水军才几年啊,所以真不好说。”

“你说得对啊!”他站起来:“这每个皇帝都有个对手,汗阿玛在的时候,噶尔丹跳得欢,好在最后是咱们赢了。眼看着朕能够坐享太平,外面又有洋人和咱们勾心斗角,也有几次兵戎相见。到了弘晖当家的时候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事儿。”

他的手拍了拍折子,跟海棠说:“小岛既然弄到手,利大于弊,那就派人去接收,谁还嫌土地多?谁还嫌钱咬手?毕竟海对面矿产多,银子和铜都是咱们缺的啊。”

他也知道现在国内的太平全靠出口驱动,国内稳定靠国外粮食供给,想关闭口岸是万万不可能的了,一旦关闭口岸,国内立即炸锅,民变造反接连而来,压都压不住。既然如此,不如面对,积极一点也比被动强。

雍正想明白后就跟海棠说:“咱们兄弟姐妹里面你是最熟悉水战的。”

海棠赶快笑着摇头:“您这话我不敢认,我是一窍不通,不过是推了一把让他们早点儿出海罢了。”

“别谦虚,没有你一力主张又给他们弄银子,这几支舰队怎么可能拉得起来?养水军跟养吞金兽一样,也太花钱了。俸禄饷银什么的倒还是其次,就是他们的船花费太高了,一发炮弹造价几十两金子,开一下火就没了。要是把他们花费的银子放到户部去讨论,别说户部,整个朝廷就不答应,所以以商养军也是条路子。也幸好你早早地意识到不许军队插手挣钱,要不然这会他们敢开着船去做生意。进出口商行必然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掌握在咱们自家人手里,捏着了这个商行,就是捏住了水军的七寸,才能放心撒出去收回来。”

海棠点头,雍正说:“该给水军一些恩典了,回头必然要给水军拔高地位。在去之前,你跟朕讲讲水军里面的道道,说起来朕乃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不能一点不知道。”

这时候十一阿哥带着人在火车站外面的货场接收新一批矿产。同时火车头裹上油布被民夫们用杠杆滑轮弄到了火车上。这火车很特殊,只有轮子和平台,就像是一个大板车。大板车一节一节地拼凑在一起,而裹着油布的火车头也被绳子固定在大板车上。

造办处的人全部出动清点矿产,甚至把宝泉局和书院的学生都拉来,让这些人来是为了一起检查矿产的成色。

这些金属的纯度是大家最关心的,对于宝泉局来说,提纯金属乃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所以各种金属一车车地送上去,检查完一车车拉走。

宝泉局的人请了户部的官员过来,商量着讨要一些铜锭。

十一阿哥才不会给呢!

“想要铜?铜我们自己还不够用呢。”

户部来的官员是户部侍郎,此人叫海望,有个显赫的身世,他堂姑是宫里的太后。换句话说,他是乌雅氏叔叔的孙子。

户部让他来和十一打交道就是想凭着他和宫里的关系弄点铜来。

海望能坐到这个位置上也不是一个脓包,对工业制造也了解一些,他就跟十一说:“十一爷,您留这玩意儿是为了用在蒸汽机里面,为的是耐腐蚀传热快,更好用。叫奴才说,您大可不必用这么多的铜,您想啊,这蒸汽机就是造得再好,用几年就不耐用了,这是避免不了的。不耐用之后依着公主现在的手段,是要卖出去的,既然要卖出去何必用好料?少用点铜,各处省一点就够了,省下的这一点足够咱们造新币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