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番外(2602)
苏叶两人把所有人召集起来,然后分开问话,以首相为人和人际关系为开头,让他们误以为怀疑的对象是首相某个政敌,或者有利益纠葛的人。
但实际上,她只是在众多问题中,掺杂首相个人习惯,以方便分辨什么时候开始,人已经是假的了。
首先是管家,据他反应,“首相的脾气一向很温和,很少发这么大脾气,也很少砸东西,今天不说是第一次,但也非常少见。”
“那他回来时脸色真的很差吗?”
“呃,我没看到,他一进门就急匆匆上楼,是男仆约翰告诉我的。”
而约翰的回答,“那天确实不太一样,以往我给老爷上茶时,他会交代几点通知他下楼用餐。通常他一沉浸工作,就会忘记时间,但他不愿意让夫人等着,于是时常需要我和管家提醒。今天或许是生夫人的气了,什么都没说。”
“你上茶时,他在干什么?”苏叶询问。
“好似在写信,还是写什么文件?”约翰不确定道,像他这样的男仆,会克制不去看主人文件内容。
“他当时写的内容在哪里?收起来了吗?”苏叶并没有在书房找到,而警察署的证物中,似乎没有这个。
约翰摇摇头,“这……我不知道,老爷出事后,书房就被封了,不允许进出,更不能动里面的任何东西。”
“好的,感谢你的配合。”
这个问题,苏叶也问了其他人,包括管家在内,都一问三不知,谁也不知道当时首相写的是什么,总之,那张纸不翼而飞了。
难道是什么重要内容,因此引来杀身之祸?
如此想着,苏叶把这一疑点记下,然后叫来马车夫,“你觉得那天的首相和平时有什么区别吗?”
马车夫有些疑惑,但还是根据问题仔细回忆,“我不知道您说的区别是什么,很生气算吗?他那天显得格外愤怒,我差点以为他要冲去和人决斗了。”
“那么,再和我说一下他那天的行程吧,不要漏掉任何细节,”苏叶拿出纸笔,准备记录。
“哦哦,好的,早上吃完早餐离开家门,乘马车去了圣弗罗林大教堂,会见了斯波特牧师,二十分钟后出来,又去了议员叶菲姆家中,大概聊了半小时,叶菲姆家来了客人,老爷就出来了。之后回到办公室,我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应该一切正常吧?中午首相和两位官员,还有秘书一起前往餐厅用餐,他们步行过去,用不上马车。两小时后,午餐结束,重新回到办公室。大概3点钟,秘书先生过来通知我,老爷需要用马车,我立刻驾车到门口。老爷很快出来,那会儿面色就已经有点严肃了。之后我们去了一家咖啡馆,老爷在里面待了一个小时,出来后要求回家,差不多4点半到家。”
苏叶把时间线记好,再对比看过的案件内容。
首先上午风平浪静,首相的行程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并没有意外情况,包括中午聚餐那一环。
据秘书等人的回答,首相表现如常,出现状况是在下午,差不多2点半时,一封信送到秘书手里,上面写着首相名字。
秘书按习惯,把手上的文件处理好,在2点40分一起拿进去交给首相,当时首相正在处理文件,让他直接放在桌上。
差不多十几分钟后,首相直接打开办公室们,吩咐他去叫马车,然后回办公桌,从抽屉里拿了什么就急匆匆走了。
当时他面色很不好,显得格外愤怒。
看来是那封信造成的,不过信已经不见了。
秘书记得,首相出办公室时,信还在他手里,后来就不翼而飞了。
另外,射杀首相的那把枪,经过调查,是属于首相本人,他从办公桌抽屉拿的,应该就是那把枪。
那么问题来了,他去见了什么人?又为什么要带枪?
是道格拉斯吗?
难道是得知妻子和道格拉斯见面,嫉妒心起,所以想要杀了情敌?
苏叶摇摇头,如果是年轻时的格拉茨,或许还有这份冲动,可在政坛沉浮多年,风风雨雨走过无数岁月的首相,早就练就了不动声色和冷静自持的脾性。
苏叶翻看过有关于他的报道,已经推行的政策和写过的文字内容,从中都可以看出,他是个老谋深算的政客,很少有事情让他变得冲动无脑。
区区一个情敌,不足以让他愤怒到失去理智。
堂堂首相用枪杀人,这是多么惊世骇俗的丑闻?
他年轻时都可以用种种手段逼得情敌破产,没道理历练过后,反而越活越回去了。
定然是发生了什么叫他难以接受的事,所以才会表现的这么愤怒!
那么他在咖啡厅见的人,就极为关键。
而且从花匠的叙述中,这一整天,到首相回到家中为止,应该都是本人才对。
也就是说,他是回家后,见乔治大公前死的,反正乔治大公见到的,应该是假的,期间差不多半小时到四十分钟。
期间玛丽夫人一直待在自己房间,而卧室是第一案发现场的话,她不是凶手也会是帮凶。
且从种种迹象表明,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至少还有一个人和她一起。
弄清楚这些,苏叶重新审问那些仆人,在那四十分钟内,他们都在干什么,有什么人可以为自己作证。
这一次,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
管家在储物间清算剩余食物,盘算着需要添置什么,男仆约翰在自己房间整理衣服,主人马上要回来,他得开始上班。
厨师在自己房间休息,顺便列一列明天三餐的清单,好拿去给管家查看食物是否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