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番外(1779)
要是他们犯了规矩,直接按照上面的规定处罚,没有人情可讲。
商务部部长可是苏叶心腹中的心腹,也是帮她经营粮商会十几年的人,早就习惯了她的做派。
包括粮商会其他人都是,规矩已经形成,不是他们刚进来的人,想动摇就能动摇的。
而纪检部是专门针对官员进行调查的,苏叶明明白白告诉他们,“朝中一些乱象,我知道的一清二楚,有人贪赃枉法,有人违背大楚律令,有些官员自身倒是持身正,可耐不住家里人拖后腿。我呢,也不是什么魔鬼,对于你们之前做的那些,凡不涉及谋反和谋财害命的,都可以基于一定程度的减刑。就比如,有官员收贿赂一千两,按照大楚律令,连降三级,罚俸一年,以儆效尤。你们要是现在主动承认,可减轻三成,降两级,罚半年。以此类推,因此我希望那些犯过错的官员,都自己主动站出来认错,受罚后也就了了。”
“可要是有人冥顽不灵,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我查不出来,欺上瞒下。等到纪检部成立,被查出则罪加三等!你们可要想清楚了,朕给了你们机会。”
有大臣当即提出反对,“皇上,朝中已有了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大夫,实在不需要多成立一个部门,职权冗余。”
苏叶定定看着他,“爱卿如此大义凛然,想来不惧一查,那等纪检部成立,就让他们先查爱卿好了。等我把文武百官都差一遍,确定是做无用功,裁撤这个部门也不是不行。”
那位大人面色一僵,依旧嘴巴强硬道,“皇上,我不怕查!”
“那很好,”苏叶状似赞许一笑,“你们谁想要申请先查?放心,绝对会在合理范围内,按照大楚律令,而不是捕风捉影,闻风奏对。”
言下之意是对朝臣互相攻讦,御史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满了。
这让御史台的官员们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想着以后小心点,像最近这段时间,天天上奏弹劾大漠王的行为,还是暂时缓缓吧。
没错,从苏叶宣布戚若是皇后的那天起,每天都能收到十几封弹劾戚若的折子。
有说他嚣张跋扈的,有说他住在宫内不合规矩,还有说他穷兵黩武,甚至还有怪他对草原人太狠的。
当然,也不是没人抓到把柄,比如说戚若横扫西域,把诸国皇室宝藏都劫走了,而他的部下则是抢走了王室以下贵族们的宝藏。
但这些财宝,却没有充入国库,被戚若及其部下私吞了。
这种行为,换作以前,他们绝对不敢有异议,可等戚若确认为男后,他们好似就不怕了,死命攻讦,奏折写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恨不得把戚若打成男宠佞幸之流。
把苏叶烦的,恨不得扯着他们的领子问一句,你有一件正事没有?
因此苏叶直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成立一个专门调查朝廷官员的部门。
要是他们清清白白,当然不怕查,要是强烈反对,那不好意思,部门成立后,第一个就查你们。
当然了,苏叶也不是不知道,在前面两位皇帝打擂台下,朝臣们想要安稳立于朝堂,就要同流合污,在大家都贪的环境下,你不贪就是要被排挤。
但前面几次大清洗,加上苏叶的人一直默默调查那些贪官,并把他们排挤出朝堂,目前的情况好多了。
但这不代表就真的干净了,甚至那些苏叶培养的自己人,也不是没有被金钱诱惑的。
纪检部是有必要的,是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这之前,苏叶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自己主动坦白,有一次知错就改的机会,已经是她的仁慈了。
是的,苏叶这机会主要是给自己人的,毕竟她之前不在朝堂,某些人被鼓动也正常,人的贪欲向来如此,要是每个人都能忍住,岂不是人人都是圣人?
至于其他人,苏叶知道,他们肯定不会相信的,相信了也舍不得放弃到手的利益。
在她的威胁下,最终内阁通过了纪检部的成立。
不过他们也提出要求,纪检部的人必须从朝廷中调人,而不是和之前的商务部一样,直接从民间转化而来。
这当然没问题,苏叶也没打算从民间招人,毕竟像这种调查之事,需要专业知识,不是一般人能担任的。
因此她一口答应,倒是叫内阁的人惊疑不定,怀疑她有什么后招。
苏叶当然有,她可不会让某些人插手纪检部,安排自己人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她直接宣布,凡是有意愿调入纪检部的都可以报名,无论是谁,京官还是地方官,文官还是武将,甚至连小吏都可以。
报名之后,要参加考试,试卷由苏叶亲自出。
满分一百,只要达到六十分以上,就可以加入纪检部,进入后会再次考试,确认官职。
而考试的内容,她当年都可以出侦探题目和夏洛克对考,现在想要筛选出能办案的人才,还不是手到擒来。
为了尽快成立纪检部,并运转起来,苏叶规定,纪检部一年举办四次考试,只要过了六十分,都可以进入此部门。
至于考卷,她准备了一百多份不同的题目,能让每一批考试内容都不一样,想抄都没办法抄去。
第一份报名表很快交上来,总共六十二人,其中有三十人是苏叶自己人。
这些都是她专门培养的此方面人才,之前通过科举或别的方式,进入朝堂各个部门,现在新部门成立,他们顺势调过来,成为新部门骨干。
看似从不同部门出来的,谁也知道,他们其实是同学,经过专门的刑侦培训,以及政法研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