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番外(1697)

作者:萧凌凌凌 阅读记录

“是,”秋文惊讶抬头,见她面色轻松,忙轻声应下。

“太太和姑娘那边,只说我过去配合调查,不会有事,”苏叶说完,大步往前厅去。

里面坐着一位威严的中年官员,身着官服,身边还跟着四个衙役,手握在刀柄上,面色严肃警惕的看着外面。

苏叶一脚踏进去,不疾不徐行礼,“学生林墨玉,见过李大人,刚刚在和王大人学习礼仪,怠慢了。”

“无妨,本官来是有公务在身,还请林会元配合,”李大人双眸锐利,扫视她周围,见无下人小厮,眉头不由皱起,怀疑的看向她。

“自然,”苏叶微微一笑,“不知大人是要在此地问,还是去公堂上?”

“自然是公堂上,”李大人看了身后衙役一看,示意他们围上,不管周围埋伏了多少人,只要他们拿了林墨玉当人质,那些下人小厮就不敢轻举妄动。

实在不怪他如此想,京城权贵们一贯如此,仗着家里权势,不把律法看在眼里。

这位林墨玉虽然是读书人,却也是林家长子,以林如海的官位,他几乎可以在江南横着走,想来性格必然是张扬的。

这点从他名扬天下也能看出来,一个举人,简直比状元还惹眼,怎么可能不张扬?

然而他似乎错估了林墨玉为人,只见这位俊秀公子,只温和一笑,然后自然而然转身,轻声道,“大人先请。”

竟是真的打算跟他走,什么都不做?

李大人神色莫名,“请吧。”

预想的阻拦没有来,让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得不真实。

苏叶转身,无视身边的四大金刚,施施然跟着离开,一举一动都优雅得体,任谁都挑不出错来。

府门外早已等候了马车,苏叶和李大人共坐,一路上他都沉默以对,偶尔看苏叶几眼。

苏叶也不去打听,安之若素,好似自己只是去参观游玩,而不是被传唤上堂。

倒也不是真的上堂,虽然被叫来了刑部衙门,但刑部侍郎左大人却是在偏厅问的话,李大人在一边看着,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记录文书。“林会元,此番传唤你来,是发生了一桩及其恶劣的事,需要调查清楚,还请配合,”左大人长相温和,眼神却锐利,上下扫视她。

苏叶觉得,要么他是想让自己放松警惕好问话,要么就是上面有交代,不要为难林如海的嫡长子。

“当然,大人尽管问便是,学生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叶微笑道。

“那就好,此事非常恶劣,太上皇和圣上都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调查清楚,你可千万不要隐瞒,”或许是她的态度太过好说话,左大人惊疑不定,再次警告了一番,“或许你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他可能影响你一家人的前程,甚至波及到林大人。”

“我自然明白,科举舞弊是大事,会好好配合的,”苏叶再次保证道。

左大人和李大人闻言,陡然锐利起来,“你怎么知道是科举舞弊?”

苏叶挑眉,“这似乎不难猜吧?殿试在即,要不是大事,都会给科举让路,更何况是这种殿试前传唤新科学子的举动,除非和科举相关,那除了舞弊,还有什么能劳动到刑部侍郎左大人?”

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人,都能推理出这个结果。

左大人和李大人对视一眼,同时也明白了之前的违和感从哪里来,这位林墨玉竟然已经猜到事情真相,竟是一点都不担心?

即便他自信自己没有舞弊,难道也不怕别人故意栽赃?

毕竟是会元,多的是人拉他下马!

反正左大人和李大人审问的学子中,就有好几位提到她,说她这个会元可疑,让他们详查。

怎么可疑呢,首先他自从入京,就从未和今科学子接触过,这和他之前表现出的广结人脉不同,肯定是提前得知消息,故意避嫌呢。

两人也有怀疑,苏叶的行为确实有点反常,会不会是林家已经提前得到消息,故意让他这么做的?

两人倒是没怀疑这人作弊,怎么说呢,那样一骑绝尘的惊艳文章,就算作弊都未必写的出来。

这位林墨玉能名满天下,不是没有理由的,文采断层式碾压同时代所有学子们。

不,或许就连那些出名的大儒,也未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两人仔细研读过,发现林墨玉的文章风格非常强烈,一般人模仿不来。

也就是说,这文章确实是她自己写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她提前得到题目,然后提前准备呢?

林墨玉曾不止一次当场写文作赋,任凭别人怎么出题,都难不倒他,大概率也是不需要提前得知考题的。

所以两人仔细研究过后,倾向于林墨玉没有作弊的必要,那他的行为是否代表了,他其实知道点内幕消息,只是不揭露罢了。

也因此,问话放在了偏厅,而不是直接上堂,他们决定先让他放松,然后套套话。

苏叶从他们神情中,看出了他们的想法,微微一笑,“如果我事先知道,大概率不会参加这一场,省得麻烦。我才十六,考中了也不会授官,肯定是去翰林院,那等三年后也一样。”

这话确实没毛病,众人都知道林墨玉文采斐然,只要去考,一定会中,且必不下前三甲。也知道他年轻,考中了大概率是需要磨砺三年的。

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都还未弱冠,未及束发,朝中官员肯定会反对现在就给他实职。

这样一来,他早三年晚三年进入官场,其实差别不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