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番外(1662)

作者:萧凌凌凌 阅读记录

看到这样的外甥,陈景轩心里怎么想。

新帝以己度人,觉得对方一定会怨恨他这个新帝把先太子儿子教成这样。

心虚之下,他看陈景轩做任何事,都好像是在针对自己。

偏偏他还不能对陈景轩动手,因为太上皇要留下陈景轩保护义忠郡王。

他甚至直接言明,“我让你把那孩子教得无能,是因为无能就无法威胁到你和你这一脉的皇位,这孩子变成这样,九泉之下,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向老大交代,可为了你,不得不如此。但你也要保证那孩子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健康长寿。”

新帝能说什么,只能讷讷答应下来。

而陈景轩既是保护义忠郡王之人,也是监视他之人。

太上皇死了还好,他想处死陈景轩就处死,可现在太上皇在,且他的儿子们也长大了。

新帝很担心,万一老爷子不高兴,直接废了自己,选自己儿子继位,要如何是好?

他的五皇子时不时会被太上皇叫过去,带在身边教导几天,当着亲近人的面,甚至说出这个孙子像他的话。

这是什么意思,还用说吗?

就是看好的意思,新帝唯一庆幸的是,五皇子还小,不足以威胁到他的地位。

但要是他有异动,对不起先大哥了,以太上皇的偏心,可能为了保义忠郡王,真的会换个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新帝越发对陈景轩的行为敏感。

自回京后,他虽然因为功劳入阁了,却也被边缘化了。

而陈景轩也知道自己不受新帝待见,倒也老老实实的,啥都不掺和,似乎一心养老。

可他不过人到中年,怎么可能养老呢,想想就知道是假的,其中一定有猫腻。

新帝没查出来,就越发不安。

现在陈景轩一反常态,旗帜鲜明的表示要给戚十一一个教训,甚至态度极为激进,这就让新帝怀疑,他是不是想让自己发兵攻打戚十一,惹怒他,然后戚十一直接南下攻打大楚,让他成为亡国之君。

你还别说,这个念头一兴起,就怎么想怎么合理。

就戚十一那武力值,边关那些将军真顶得住?别不是直接开城门投降吧?

新帝被自己的猜测生生吓出了一身冷汗,招来心腹问策。

其中他最倚重的几人,都说戚家声誉放在那里,戚十一要是敢南下,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违背祖宗的决定,到时候他自己的手下都要反他。

毕竟戚将军的忠义,才是戚家特殊的根本。

可如果大楚这边主动进攻,说不定正好给了戚十一借口,今年天气这么冷,大漠和西域肯定也没多少粮食,估计这会儿戚十一正愁呢,大楚出兵了,他正好有理由来抢。

说到粮食,新帝不由道,“粮商会那边查了没有?他们今年真的没把粮食卖给戚十一?”

早在秋收前,钦天监就观测出,今年会是个极寒天气,大楚朝廷想给戚十一一个教训,于是暗暗下令,不准卖粮食给他。

但新帝怕有人阳奉阴违,尤其是粮商会,和陈景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不值得信任。

“查过了,查了好几遍,粮商会很配合,说不卖就不卖,他们今年的粮食已经运往西北和山东等受灾比较重的地区,估计这会儿已经卖完了。戚十一想买都买不到。”心腹连忙道。

“好!这样一来,我们就更不能给戚十一借口来抢粮,”新帝表示满意,找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太上皇说出兵如何如何艰难,最好不要。

太上皇没有表态,还在观望中。

恰好此时,戚十一拖着病体写的奏折到了,上面不仅详细讲述了自己出兵西域的前因后果,还提出一个两位皇帝无法拒绝的好处。

简单来说,戚十一出兵是因为西域诸国贪得无厌,棉花整整比去年高了一倍,还不肯多卖他们。

大漠有多冷,那是每年都要冻死好些人的,他客客气气买东西,西域竟然还拿乔,敬酒不吃吃罚酒,那自然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教训。

棉花涨价和难买的事,两位皇帝也知道,织造早就把这件事通过奏折呈报过了,因为棉花原料减少和涨价,织造的利润直接缩减了四分之一。

这可都是要进国库和两人私库的钱,一下子少了那么多,即便有海外贸易的补充,也让人心痛。

两位帝王一下子对戚十一感同身受起来,觉得西域确实该给一个教训。

戚十一在奏折里说了,他是陛下封的大漠王,不是西域王,请朝廷派官员过来接手。

这里因为大大小小各个国家太多,以前的棉花种植不成规模,最好派懂农事和教化的官员过来,重新规划一遍,让西域彻底成为大楚的棉花种植基地和水果生产地。

这岂不是在说,虽然西域我打下来了,但我不要,你们大楚接手吧。

狂喜!

这是两位帝王唯一的反应,这哪里是乱臣贼子啊,简直是忠臣良将!

当下朝廷就商议出去西域的官员人选,各级官员从二品官到六品官都有,愿意去的直接官升两级。

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前提,你最好懂当地语言,不然怎么教化当地百姓,怎么劝课农桑?

而懂西域诸国语言的,大多出自理藩院,且年轻学子据多。

看到这么多人懂西域语言,两位皇帝还奇怪呢,有些是江南人,有些是北方人,但都没有边关的,怎么会想到学这个?

这就要说到理藩院尚书徐栋,他自小就是神通,学问相当好,一路解元状元考上来的。

可在实务方面,实在没什么建树,家里有权有势,也舍不得自家大才子荒废了,于是想办法调来了理藩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