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番外(557)

作者:天予昭晖 阅读记录

这个规模,比起王直、徐海等人也丝毫不逊色。

王直是个商人,一心想让朝廷开海,让他可以安心做生意。

徐海勾结倭寇,在海上打结过往船只。

这个林凤,他海岛出身,改做生意,赚了钱,就开始搞私人装备,攻打广东。

彼时,殷正茂提督两广军务,立刻调集水陆主力出击,林凤不敌,修书议和求抚,殷正茂不允,林凤率舰船逃往海外,登陆马尼拉湾的马里斯,击毙佛郎机驻吕宋总指挥,建立都城,自己当起了土皇帝。

说起来,这里的佛郎机却不是葡萄牙人,而是西班牙人。他们本就是侵略者,占领吕宋(菲律宾)作为自己的殖民地。

吕宋本就是大明的属国,林凤是明人,他能击退侵略者,还颇受吕宋当地民众拥戴,相处也算融洽。

毕竟是在海外,那时朱翊钧刚登极不久,东边仍有小规模倭寇,西边在征剿僰人叛乱,北边还有土蛮侵扰,暂且分不出精力去管林凤。

没多久,西班牙派兵攻打林凤,殷正茂趁机联合围攻,林凤率40余艘战舰巧妙突围,直抵澎湖,开始养精蓄锐,迅速恢复到150余艘舰船。

此人实在,一直在广东、福建外海抢劫商船,再跑回澎湖,朝廷拿他无可奈何。

这也是朱翊钧下定决心,要派兵围剿的原因。

然而,这时候,胡宗宪却送来奏疏。

张居正拿出一封迷信,火漆封口,朱翊钧接着烛光扫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封信未曾开启过。他接过来,直接打开。

胡宗宪的奏疏写得并不复杂,他请求朝廷暂缓进攻澎湖和基隆,因为他想试一试,不战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代价解决这件事。

曾经,他和徐渭联手,解决了海上两大倭寇集团——王直和徐海,用的是奇谋而非武力,他二人有这个本事。

朱翊钧当年救下胡宗宪,不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派上用场,如果能够不动兵戈,解决掉林凤,顺利收复澎湖,那就再好不过。

朱翊钧把奏疏递给张居正,后者看完,问道:“陛下以为如何?”

朱翊钧道:“胡宗宪呈上这封奏疏,就说明他已经有了谋划,接下来是具体部署和执行。”

“若是能不花钱,不费一兵一卒解决此事,那便最好。”

“若不能,尽量减少花费和人员伤亡,那也不错。”

这个想法与张居正不谋而合,于是,此事就这么决定了。朱翊钧只要一个结果,过程如何,由胡宗宪自己把控。

他虽然被称作小世宗,但终究不是世宗,若有王本固这种不顾后果,一意孤行的官员,他绝不会手软。

谈完了正事,朱翊钧笑道:“时辰太晚,外面风雪交加,城门也关了,先生今晚就在行宫将就一晚。”

张居正站起身,正要告退,朱翊钧却一把拽住他的手,:“正好,我有好多话想跟先生说。”

“……”

这话的意思是,让张居正与他同塌而眠。

他说得倒是坦然,就像小时候要抱抱那样。

他们虽然是君臣,但朱翊钧三岁时,张居正就做他的讲官,这么多年,情同父子。

他们实在太久没见了,写进书信的都是些重要的事情,一路走来遇到的趣事,朱翊钧还想着亲口说给他听。

这孩子惯会撒娇,看着他弯弯的眼睛,乖巧的笑颜,张居正差点就点头了。

但最终还是受尊卑有别的约束,退后一步,笑道:“臣略微思忖,想着还是先去把张简修训一顿。”

朱翊钧大笑:“好好,先生是读书人,若要动手,我可以代劳。”

张简修早早的睡下,此时好梦正酣,忽然惊醒,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发现窗户开着,以为自己着凉了。

第261章 朱翊钧躺在床上,……

朱翊钧躺在床上,竖起耳朵,不一会儿,就听到张简修的一声惊呼:“啊,爹!”

“你你……你怎么来了。”

随后是张居正严厉的声音:“喊什么,惊扰陛下休息,我饶不了你!”

张简修立即闭了嘴,接下来就是张居正训儿子,从不打招呼就带着姐姐离京,到湖广跟着朱翊钧跑了,自作主张,肆意妄为,目无父兄,胆大包天,回家之后必有重罚!

张简修哼哼唧唧,越是求饶,张居正越是严厉训斥,最后不敢吭声了。

在朱翊钧的印象中,张先生从来没有这么训过他。不过张懋修常说,张先生在家对他们一向严苛,不假辞色。

如今听来,果然不假,可朱翊钧倒觉得,听着还挺亲切。

于是,朱翊钧就在张居正训儿子的声音里,渐渐睡着了。

次日醒来,他坐在床上,有些若有所思。出门近两年,他化名李诚铭,走遍大半个天下,自由自在,随心所以,可他仍感觉还有好多风景没有看过,嘉峪关以外的关西七卫、乌斯藏、川西、云贵、两广,若有机会,他还想去琼州府、澎湖、台湾看看。

现在,他又重新回到了京师,即将做回那个被困在紫禁城里的帝王,满腹惆怅。

做皇帝就注定了只能禁锢在皇城那一方天地里,但凡动一动出门的念头,就要被大臣群起而攻之,所谓自由,在登极那一刻就已经献祭出去。

像武宗那样,是要被作为反面教材,载入史册。

朱翊钧笑着摇了摇头,他又何尝不是,质疑武宗,理解武宗,成为武宗。

不过有一点,他和武宗不同。

若自由可以交换,牺牲一点他的,来换取天下更多人的,倒也不是不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