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番外(357)

作者:天予昭晖 阅读记录

而陆炳的第三女正是嫁给了徐阶的第三子徐瑛,也就是说,徐瑛和严绍庭一样,也是陆绎的姐夫。

陆绎性格内敛,平时话极少,但他其实是外冷内热,重情重义。

当初严家抄家,严世蕃斩首,陆炳死了还要被言官弹劾,陆绎却顶着巨大压力,收留了二姐和二姐夫,现在轮到三姐,他怎么可能不出手。

再则,陆炳曾经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绎十几岁就做了锦衣卫,调查和搜集情报对他来说信手拈来。别人查不到的秘闻和隐情,他都能查到。

这件事朱翊钧本来只是看个热闹,看得正高兴的时候,却发现身边亲近的人卷了进去。

“和高阁老作对,谁给他的勇气?”

高拱仗着隆庆的信任,在内阁横着走,首辅都要看他脸色过活。

他现在半点容不得别人跟他唱反调,已经走了一个陈以勤,眼看着最近和赵贞吉闹得水火不容,李春芳也快顶不住了,反复上疏请辞。

陆绎,他一个锦衣卫指挥佥事,四品官,他怎么干?

朱翊钧叹一口气:“可能是我给的吧。”

他又看向冯保:“大伴,我很担心与成。”

冯保说:“我也担心。”

锦衣卫再怎么嚣张跋扈,那也只是皇帝的内臣,一切行动都要听从皇帝的命令。

高拱现在上有隆庆撑腰,下有言官无数,陆绎一封奏疏呈上来,就是公开跟他作对。

以高拱那二指宽的心胸,决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他。

朱翊钧隐隐觉得这件事没这么简单,但又想不到高拱会如何出手。

最关键的是,高拱虽然独断专横,但并非大奸大恶之徒,在国家大事上,他的决策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与他这个皇太子,想来没有恩怨。

他还小,每日读读书,练练武,吃喝玩乐,日子过得很开心,他没想过,也没理由这时候和高拱对着干。

可这些年,陆绎和刘守有一直守护在他身边,他们感情深厚,如果高拱真要迁怒陆绎,他不能不管。

这时候,殿门前一个人影闪过,朱翊钧喊道;“你别在那儿鬼鬼祟祟的,有什么话进来说。”

作者有话要说

王朝更替之际,往往是文人涌现之时,晚唐、晚明都是。

梳理一下人物关系:崽崽认识戚继光,戚继光认识莫云卿,莫云卿是董其昌的师兄,董其昌有个好友叫冒襄。这哥们儿厉害了,十岁能作诗,董其昌为他作序,把他比作王勃,希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都要亡国了,还盛明)。因为有才,江南名妓个个是他的红颜知己,比如陈圆圆、董小宛。

冒襄有个好兄弟,叫陈维崧,清初著名通讯录,和朱彝尊、纳兰性德并称清初三大词人,开创阳羡词派。陈维崧还有个忘年交,叫曹寅。

纳兰和曹寅都是康熙的銮仪卫,嗯,这不就和我另一个崽崽联系上了吗,就在隔壁(快吃我安利!)

第154章 刘守有走进来,站……

刘守有走进来,站在大殿中央,躬身,抱拳,对朱翊钧说道:“殿下……”

他欲言又止,还抬眼看了看朱翊钧。

朱翊钧今天没心思跟他猜谜:“你说什么,你就直说,别吞吞吐吐的。”

刘守有这才说道:“与成,他不懂事,让殿下为难了。”

朱翊钧怒道:“你说的对,该打!”

“是,打归打,殿下可不能不管他。”

“管他?”朱翊钧嘟嘴,更生气了,“他行动之前瞒着我,现在要我怎么管他?”

刘守有说道:“殿下你是了解他的,他就是个闷葫芦,他不说,是不想让殿下牵连进去。”

“他把自己牵连进去了,我能……”朱翊钧的声音忽然小了下去,“我能置身事外吗?”

刘守有一掀衣袍给他跪下:“与成得罪了高阁老,以高阁老的行事作风,他一定会对付与成。”

“自从陆绎的父亲去世之后,陆家一年不如一年,直至先帝驾崩,也没人再护着陆家。”

朱翊钧说:“你挺关心陆家。”

“我关心的是与成,”刘守有伏下身,给他磕了个头:“我与他多年好友,不忍心见他因此送了前程。”

“你倒是仗义。”朱翊钧别过头去,“你叫朱希孝管他。”

朱希孝是现任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是成国公朱希忠的弟弟,算起来与陆绎还是亲戚。

朱希孝与高拱谈不上多深厚的交情,但他是个好人,陆绎真有什么性命攸关的事情,他也会站出来,在隆庆跟前求个情,仅此而已。

刘守有笑道:“朱大人哪有咱们殿下神通广大,还是得您出手。”

这马匹拍得,其实没什么用,就算他不说,朱翊钧也不会放任高拱整陆绎,坐视不理。

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高拱八面树敌,前面还有徐阶、李春芳、赵贞吉、殷士儋,陆绎这个小小的锦衣卫,高拱不一定能腾得出手来。

朱翊钧转过头去看向冯保,问道:“大伴,你觉得呢?”

冯保若有所思,听到他的问话才回过神来,知道他问的是陆绎这件事,便苦笑了一声:“提醒他多带些细软,携一家老小,赶紧逃吧。”

“!!!”

冯保可不是平白无故这么说,他是在给朱翊钧剧透,陆家马上就将迎来抄家、削籍的命运。

而高拱那边,陆绎的奏疏道出了他的真实目的,迫于朝中巨大压力,他只能把徐阶的案子暂时搁一搁。

事情看似已经平息,但朱翊钧觉得,以高拱的做派,他一定不会就这么算了,事情还没有结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