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番外(323)

作者:天予昭晖 阅读记录

张若兰敛了敛衣襟,慢条斯理的走到前面:“不需要你让着我。”

朱翊钧说:“你是女孩子,我还是让一让你吧。”他往旁边退了一步,“让你先投。”

张简修一脸惊讶:“啊,这也算让?”

朱翊钧说:“怎么不算呢?”

张简修又说道:“太子哥哥你要小心哦,我姐姐投壶可厉害了。”

朱翊钧说:“这么厉害,那咱们增加难度,把壶挪远一些。”

“……”

张敬修和张嗣修碍于他的身份,不敢吭声。张懋修一向与他亲厚,在妹妹和他之间难以取舍。

只有张简修,年纪最小,没心没肺,还不知死活:“好好好,我来挪。”

“……”

张简修抱着壶才走了几步,朱翊钧就喊道:“好了好了,也不用那么远。”张若兰毕竟比他小一两岁,他也不想以大欺小,“就放在那里吧。”

下人递上箭,虽然距离比刚才远一些,张若兰丝毫不显畏怯,接过箭,第一下轻松投中。

两个人依次投了三支箭,全中。紧接着又是三支,全中,再三支,全中。

张家兄弟四人站在两旁,紧张的看着。下人又递上箭,张若兰接过,这次投的时候却犹豫了片刻,再投,众人的目光跟随那支箭飞向另一边,眼睁睁看着那支箭未能完全进入,而是靠在了壶口上。

“哎呀~”张懋修露出惋惜的神情,“就差一点。”

“哈哈!”朱翊钧得意大笑,“我赢啦!”

他接过箭,没有丝毫停顿,拿起来便投,那支箭飞行的速度奇快,发出破空之声,眨眼间就到了壶前。

“哇!!!”张简修夸张大叫。

众人只听“当”的一声,竟然打在了刚才张若兰未投中的那支箭上。下一刻,两支箭竟然同时掉入壶中。

张敬修和张嗣修对望一眼,他俩虽然都比朱翊钧年长,但自知没有这样的本事。

张懋修望向朱翊钧,眼睛里的不可思议都快满溢出来:“好厉害呀!”

若不是太子在这里,张居正本不想看一群孩子闹腾。然而,看到刚才这一幕,他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张若兰走到朱翊钧跟前,屈膝向他行了一礼:“是我输了,认罚。”

朱翊钧豪气的一摆手:“咱们今日就算打个平手吧,下回再战!”

说着,他就转身回到桌前,冲着张居正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张先生,我厉不厉害?”

张居正笑道:“殿下天资卓绝,无论何事皆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第135章 年后,朝廷诸司恢……

年后,朝廷诸司恢复理事,殷正茂仍在广西征兵调粮,高拱却坐不住了。

其实在他重回内阁之时,就曾高调表示,自己已经放下对徐阶的恩怨,徐阶还曾致书答谢。

然而,去年他又把海瑞从京师外派去巡抚应天十府,朱翊钧就预料到,这是要对付徐阶。

朱翊钧那时还跟张居正聊了一嘴这件事,张先生一向不让他管这些朝臣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之事,只叫他好好读书。

不过,朱翊钧转念一想,怎么说徐阶当年也是在皇爷爷跟前救过海瑞一命。隆庆元年,徐阶和高拱因为京察之事逗得你死我活,高拱指使自己的学生齐康弹劾徐阶,海瑞还曾上疏,称徐阶侍奉先帝,不能挽救于神仙土木之失,惧怕皇威保持禄位,确有其事。

然而自从徐阶主持国政以来,忧劳国事,气量宽宏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齐康如此心甘情愿地充当飞鹰走狗,捕捉吞噬善类,其罪恶又超过了高拱。

言下之意,高拱可恶,齐康心甘情愿给高拱当走狗,更可恶。

虽然高拱把海瑞外派到应天府,朱翊钧认为,海瑞应该不会帮着他对付徐阶。

冯保和张居正都笑着摇了摇头,表示殿下还是年纪太小,涉世未深。

海瑞上任不过半年,就请求朝廷兴修水利,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有当地贫苦百姓的土地被豪强兼并,尽全力夺回来归还原主。

朱翊钧听说,海瑞在应天府推行政令气势猛烈,雷厉风行,管他是豪门望族,还是士大夫,那是一点情面也不给。

这半年来,官吏惧怕海瑞的威严,不那么清白的选择自动请辞,显赫权贵原本都是朱漆大门,也改成了低调的黑色,隆庆派去监督织造的宦官,主动减少车马。

海巡抚实在是个狠人,豪强躲去了别处,士大夫也没有了特权。

其中最惨的就是徐阶,据称他的弟弟、儿子以及家族子弟恣行乡里,以“投献”的方式兼并土地。海瑞不顾当年徐阁老救命之恩,勒令徐家退还半数田产。

徐阁老这两年年纪大了,腿脚不便,闭门谢客许久,即便如此,仍是平息不了这场风波。

他因为此事上疏朝廷,也展现了一贯的行事作风,表达自己不堪其扰的同时,也表示:“海瑞此举,初意亦出为民。”

这其中有一个叫蔡国熙的人引起了朱翊钧的注意,此人乃是苏州知府,在此事中最为积极,紧咬着徐阶不放,奏疏谈及此事,也多针对徐阶本人。

“蔡国熙?”朱翊钧看着这个名字,皱起眉头,手指在奏折上敲了两下,“我见过这个人。”

隆庆很惊讶,虽然苏州知府正四品,官不算小,但他这个皇帝对此人都没什么印象,朱翊钧竟然见过。

“你何时见过?”

朱翊钧说:“嘉靖四十四年,阁老主持灵济宫大会,我凑热闹,在大殿外,结识过三位士子,其中一人是当时的刑部主事袁福徵,一人是华亭考生莫云卿,还有一人便是这个蔡国熙,他当时是户部主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