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番外(191)

作者:天予昭晖 阅读记录

现在福建的倭寇基本已经肃清,谭纶和戚继光已经率兵赶往广东。他经人推荐,来竟是面圣,被皇上选为殿下的武学师傅。”

“哇!”朱翊钧抗倭故事听了许多,对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抗倭英雄也有滤镜,“听起来真的好厉害呀。”

“那当然!”刘守有说道,“他可是大明第一剑客。独门绝学,荆楚长剑,我都想学呢。”

这么说起来,这位新的武学师傅,比朱翊钧想象中更厉害,他更是期待不已。

第二日下午,还未到习武的时间,朱翊钧就提前出了门。

冯保提醒他:“太早了吧,李将军还没到呢。”

朱翊钧说:“可我等不急了。”

上课地地方没有变,仍是太液池边的一块空地,风景绝佳,安静清幽,旁边有柳树环绕,伴随着鸟雀的鸣叫,时不时湖面的微风吹来,凉爽宜人。

太液池旁边,好玩的多着呢。朱翊钧先在假山上爬上爬下,又跑到池边看锦鲤,红色的鱼儿穿梭在碧绿的荷叶之间,若隐若现。

朱翊钧正看得着迷,冯保忽然在后面轻轻拍了他一下:“殿下,师傅来了。”

“哪里?哪里?”

朱翊钧抬起头,顺着冯保指的方向望过去,迎面先看到一个领路的太监,看向那太监身后,终于,看到了他的武学师傅。

朱翊钧见过的,最老的老人是严嵩,八十多岁,动作迟缓,目光浑浊,走路颤颤巍巍,说话慢慢吞吞,脸上有老年斑,皮肤就跟树皮一样。

眼前这个人须发皆白的老人,看起来并不比严嵩年轻多少。

看着他慢悠悠从远处走来,佝偻着脊背,老态龙钟,朱翊钧实在难以和昨天刘守有口中那个“大明第一剑客”联系起来。

他想象中的武学师傅应该是高大魁梧,相貌英武才是,怎么会是一个看起来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老人呢?

朱翊钧大失所望,不由自主的贴到冯保身旁,小声的喊:“大伴。”

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小家伙,现在突然又情绪低落。小朋友就是小朋友,心中想什么,全都写在了脸上。

冯保蹲下来,搂着他,让他靠在自己身上,轻声在他耳边说道:“李将军可是抗倭英雄。”

这是在提醒朱翊钧,李良钦福建地区抗击倭寇多年,且能得到当朝廷、江湖以及当地百姓的认可和敬重,那就说明此人一身绝学,绝非浪得虚名。

况且李良钦还是嘉靖给他挑的武学师傅,虽然与朱翊钧想象中师傅的样子有一点差距,也该以礼相待。

朱翊钧虽然平时活泼好动,在嘉靖面前不拘礼数,但他毕竟是宫中养大的皇孙,该学的礼仪,一样没落下。

此时,李良钦走到朱翊钧近前,动作缓慢的朝他躬身,抱拳行礼:“臣李良钦,见过殿下。”

“嗯,啊?”

这个官话说得有些生硬,朱翊钧愣了一下,才听清楚他说了什么。

又见他年纪这么大了,专程从福建赶来京师教自己武功,赶紧说道:“李将军免礼。”

李良钦站直了身体,用浑浊的眼眸,将他上下一打量,又捋了把胡子,也不跟他废话,直截了当进入正题:“臣从福建来到京师,奉圣上谕旨,为殿下教授武学,不敢耽误,这便开始罢。”

“那……就开始吧。”

朱翊钧又指着太液池边一块大石头:“李将军,要不你坐在那里给我上课吧。”

李良钦大手一挥:“不坐!”

朱翊钧又说:“那我让人给你搬个凳子来?”

“不必!”

朱翊钧颇为担忧的看着他:“那你小心一点,别摔倒了。”

李良钦拍拍胸脯:“殿下放心,臣还硬朗着。”

“放……放心。”

朱翊钧眉头紧锁,小脸都快皱成了包子皮——他放不下这个心。

李良钦又看向朱翊钧身边那一群太监:“请诸位往后推一推。”

师傅发话了,冯保只好带着太监推了开去,空地上只留下朱翊钧和李良钦两个人。

李良钦问朱翊钧:“殿下此前可曾习武?”

朱翊钧点头:“学过。”

李良钦又问他:“学了什么?”

“学了扎马步,还学了打拳。”

“学了多久?”

“半年。”

李良钦点点头:“那请殿下先打一套拳法来看看。”

朱翊钧有模有样的的把陆绎交给他的拳法打了一遍,自己非常满意,得意洋洋的看向李良钦:“李将军觉得怎么样?”

李良钦说:“花拳绣腿。”

“……”

“什么?”朱翊钧眨了眨眼,像是没听明白。

李良钦又重复了一遍:“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哼!”朱翊钧生气了,小家伙插着腰,“才不是花拳绣腿,这是与成教我的。”

他生怕李良钦不知道与成是谁,还强调,“他是我爷爷身边的锦衣卫,可厉害啦!”

“陆将军(大汉将军)武艺高强,颇有其父之风。但殿下的拳法,就是花拳绣腿。”

朱翊钧握紧了拳头,气坏了。他身边围绕的太监,万寿宫周围的锦衣卫,甚至前朝大臣,哪个见了他不夸他聪颖早慧,是个神童。刘守有还说他天赋异禀,骨骼清奇,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呢。

偏偏这位李将军,明明自己老得站都站不稳,第一天上课,竟然说他是花拳绣腿。

朱翊钧不服气,但一时间又没法证明自己不是花拳绣腿,咬着牙,瞪着眼,不知该说什么。

李良钦好似没看到,又自顾自的说道:“殿下再扎个马步给我瞧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