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番外(18)
王安在一旁说道:“它好像也很喜欢你。”
小家伙嘟嘴:“要去。”
冯保继续和他讲条件:“那咱们就看看,不摸它可以吗?”
小家伙思索片刻,点头。
冯保带着他过去,小家伙又兴奋又好奇,围着霜眉转圈圈:“喵喵喵~喜欢!喜欢!”
他虽然喜欢,但也遵守和冯保的约定:只看,不摸。
过了一会儿,霜眉似乎觉得有些无趣,于是站了起来,冯保警惕的搂着朱翊钧,生怕出什么意外。
霜眉却没有靠近,而是转过身,屁股对着他们,大尾巴一甩,在朱翊钧脸上扫了一下,而后踩着优雅的步伐,扬长而去。
临走之前,它还转过头来,这次没看朱翊钧,而是看了冯保一眼。
“哎哟!”冯保惊讶不已,“我这是,被一只猫鄙视了?”
“不然呢?”陈炬戏谑道,“它是主子,你是奴婢。”
冯保扶额:“果然是猫主子。”
这位猫主子的铲屎官可不好惹。
那日之后,朱翊钧便对霜眉念念不忘,时不时就要“喵喵”两声,每天拽着冯保出门找“喵喵”,可是那天之后,他们再也没有遇到过霜眉。
转眼来到了盛夏时节,炼丹房内烟雾缭绕,热得受不了,嘉靖帝也只能将他长生不老的大计暂且交给道士们,自己留在玉熙宫纳凉,倒是多了许多闲暇时光。每日都将小皇孙宣至跟前,享受天伦之乐。
宫殿四周都放置着冰块,给帝王消暑。嘉靖帝靠坐在龙椅上翻阅经卷,朱翊钧坐在他的脚边玩玩具。
嘉靖帝低头看向孙子,忽然就想起了自己的幼年时光。
他出生在兴王封地湖广安陆州,没有皇帝的旨意,哪里也去不了。
和其他皇子皇孙不同,在他刚会说话的时候,兴王就教他读书识字,稍大一些,便会带着他出席祭祀。
在他12岁那年,兴王薨世,他便以兴王世子的身份接管王府。
“钧儿。”
小家伙从一堆玩具中抬起头来冲他笑,奶声奶气的喊:“皇爷爷。”
嘉靖帝说道:“皇爷爷教你读书好不好?”
“读书?”
这个词朱翊钧听过,还不止一次。
他一边摆弄玩具,一边说道:“我读过。”
嘉靖帝诧异道:“你读过?”
朱翊钧认真点头,十分确定:“读过。”
嘉靖帝来了兴趣:“那你告诉皇爷爷,你读过什么?”
小家伙脱口而出:“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啪”的一声,嘉靖帝手中经书掉落在地。
作者有话要说
删的比发出来的的还多,总觉得不够有趣。
明朝手握大权的宦官,出名的都是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奸宦,冯保、陈炬、王安这样的贤宦少有人提及。
可见,在史书中当个坏人,比当好人更有流量。
第8章 朱翊钧虽然口齿不……
朱翊钧虽然口齿不清,说话断断续续,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没有抑扬顿挫,也没有感情变化,但他确实能将这几段《论语》一字不差的背出来。
嘉靖帝道:“你再背两句给朕听听。”
朱翊钧从玩具里抬起头来,有点疑惑,又有点认真:“没有了。”
嘉靖帝比他更疑惑:“你就只会这几句?”
“嗯。”
谁家小孩儿背《论语》只背三段,还是谁跟谁都不挨着的三段。
嘉靖帝又问他:“这是谁教你的?”
小家伙一手拿一块七巧板:“王安。”
嘉靖帝有点迷茫:“王安是谁?”
旁边黄锦答话:“王安是小主子身边的一个奴婢,才十余岁,正在内书堂进学。”
嘉靖帝又问朱翊钧:“你说,刚才的(论语)是这个教王安的太监教你的?”
朱翊钧摇头:“我听到的。”
他太小了,还没法做到对答如流,只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意思。
不过,嘉靖帝也连蒙带猜的听明白了。大抵是这个叫王安的太监,正在内书堂学《论语》,温书的时候被这小家伙听到几句,就记住了。
黄锦观察他的神色,瞧不出喜怒来,便又看了一眼旁边仍在低头摆弄七巧板的朱翊钧,说道:“这小奴婢,叫他来伺候主子,他竟敢偷懒,不叫他去内书堂读书才是。”
“不行!”朱翊钧听到黄锦说不让王安读书,急得拍大腿,“好好读书,不许偷懒!”
“……”
嘉靖帝和黄锦诧异的看着他,一个一岁半的奶娃娃,竟然还教训起人来了。
小家伙这是在模仿陈炬平时教训王安的语气,但嘉靖帝并未留意过陈炬是谁,所以不知道。
但候在门外的冯保很清楚,这奶萌奶萌的声音,配上陈炬严厉的语气,实在逗趣。可惜陈炬不在场,不能亲眼看到这一幕。
“哈哈哈!”嘉靖帝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也觉得他这小孙子可爱得不得了,“钧儿说得对,内侍读书,也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辅佐主子,让他读。”
黄锦立刻说道:“主子圣明。”说完他就退到一旁站着。
“钧儿,”嘉靖帝指了指地上,“你给皇爷爷捡起来。”
他指的是刚才掉落的那本经书,就在朱翊钧身后。小家伙很听话,转身拾起那本书抱在怀里,一手抓着皇爷爷的道袍,借力站起来,把书递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