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反派只想摆烂[慢穿]+番外(71)

皇阿玛已经废过一个太子了,不可能再废一个太子。

见八哥跟十弟都看向他,九阿哥忙保证道:“我一个光头阿哥,肯定老老实实的,谁也不得罪。”

这回不用八哥提醒,他大概也能猜到,皇阿玛立新太子之日应该就是第二拨封爵之日。

甭管是三哥当太子,还是四哥到时候异军突起,眼下决定他们爵位的还是皇阿玛。

八贝勒收回目光,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的鱼竿上。

三哥如今这样子,倒有些像上辈子一废太子后的他。

那时皇阿玛让满汉大臣从皇子中保举一人为皇太子,他被群臣举荐,这些人里不止包括现在投了三哥的阿灵阿、鄂伦岱等人,也包括现在仍保持中立的佟国维、大学士马齐等人,大哥、九弟、十弟、十四弟也皆是他的支持者。

这是剧情早就设定好的,也是他筹谋多年辛苦多年弄出来的场面,其结果自然也和剧情中一样。

从头到尾,他都知道自己会惹怒皇阿玛,知道他和身边人都会为此付出代价,但仍旧会难过。

快穿局为了角色演绎的贴合,赋予了他这样的系统感情,但又控制着他的行为。

手中的鱼竿动了动,八贝勒却无动于衷,任由湖中的鱼吞了鱼食离开。

九阿哥和十阿哥对视一眼,皆面色沉重,八哥看来还是没有放下,也是,换谁因为这种理由无缘大位能放下。

九阿哥琢磨着,他和福晋还是要加把劲儿,孩子一出生就送到八哥府里养着,他和福晋绝不插手,甚至可以不来见孩子,就当这孩子是八哥八嫂的,没有过继之事。

如果那时候储位还能有变动,他可以到乾清宫向皇阿玛发誓,此生绝不认这孩子,八哥身上不适合做储君的短板,由他来补齐。

备注:[1]雅尔江阿等满文奏折,康熙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第25章

乾清宫,西暖阁。

请立太子的奏折很多,甚至有人在折子中直接举荐了新太子的人选,而这些奏折全都留中不发,被分类留在乾清宫中。

一类是单纯的请立太子的奏折,并未举荐人选。

另一类则是举荐了新太子人选的奏折,这类折子举荐的大都是老三,举荐老四的只有零星几个但老四好歹还有人举荐,余下的皇子倒好,连一封举荐的奏折都没有。

仍被关在宗人府大牢里的直郡王没有,文韬武略、勤奋刻苦的老八没有,出身贵重的老十没有,同样文武双全、精明能干的十三也没有。

这几个出类拔萃的皇子甚至连个提名都没有。

对于康熙来说,这很不正常。

什么时候轮到朝臣来举荐太子了。

历朝历代都是立嫡立长,太子的人选,既要遵从嫡长的传统,又是由皇帝一人决断,什么时候轮到朝臣插手了,推举继承人那是满洲旧制,早就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

康熙将这些折子留中不发,就是想看看这些折子能上到几时,能有多少人蹦达出来试图插手储君之位。

这么多人举荐老三,是真的都以为老三最合适,还是认为老三的可能性最大,还是这些人早就已经在谋划结党了。

康熙眉头紧皱,皇子们私下的活动甚至言行他都是知道的。

他没有禁锢保成自由,但保成始终把自己关在寝宫,除了传膳的太监外,不见任何人。

直郡王关在内务府大牢里,除了老八带弘昱和几个孙女去看过外,诸子当中就没人再去过了。

老三当日状告直郡王镇魇太子,他虽顺势处理了,但他以为老三对直郡王会有些许愧疚,如今他没看见老三的愧疚,只瞧见了老三的野心。

去三贝勒府的王公大臣如过江之鲫一般,好不热闹。

老四对保成还是有感情的,这会儿没有急轰轰跳出来,除了翻田种地,也拿出了许多时间抄写佛经。

老四福晋也是个好的,不像三福晋那样稳不住性子,与老四夫唱妇随,老四翻田种地,老四福晋便下厨送饭,老四抄写佛经,老四福晋也陪着一起。

当年他和表妹指的这桩婚事,如今看来倒是一桩金玉良缘。

且不比从前他和表妹的遗憾,老四府上是嫡出子嗣最多的皇子府。

至于老五和老七,倒还都是老样子。

不是没人上门,也不是身体原因,老五脸上虽有伤疤,但并不明显,被眉毛隐去了一半,老七虽有足疾,但也并不明显,这两个儿子只是无心权谋罢了。

尤其是老五,生性惫懒,此次监国,也多是在躲懒,跟老十差不多,可忙坏了老四。

老八……身体是一如既往,全身上下哪儿哪儿都好,就只有肾不行。

邈邈一黍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