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反派只想摆烂[慢穿]+番外(33)

左右他们父子早晚都逃不了相看两相厌的结局。

八贝勒直接放弃解释,跪在原地不吭声。

康熙却把炕桌上放着的明黄的圣旨扔了过去。

“你好好看看,这是朕早就让人草拟好的圣旨,原是打算今年开印后,就在这道圣旨上盖上大印的。”

八贝勒把滚在地上的圣旨捡起来,慢慢摊开,这是一道册封额娘为良妃的旨意。

八贝勒闭了闭眼睛,他无所谓皇阿玛会不会厌弃他,又不是没有厌弃过,父子之情早在上辈子就没了。

但他不想额娘因为他再忍受一回屈辱。

这话康熙倒是相信,他可以怀疑父子之情,但并不怀疑老八的胆量,敢挖太子的墙角,怎么会不敢告发太子呢。

老八从小就事事争先,是最有上进心的皇子,皇子要上进,最高的目标不就是储君之位。

八贝勒继续解释道:“年前,有关儿臣不是男人的流言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儿臣的人查出流言的源头是董鄂氏,董鄂氏一门出了两个皇子贵婿,一个是三哥,一个是九弟,儿臣相信他们做不出来这种事情,所以就锁定在了噶礼身上。”

“噶礼虽然刚调回京城,但是儿臣知道,噶礼远在山西做巡抚时,被御史刘着鼐上告贪赃枉法,皇阿玛派人去山西调查却未得结果,是因为太子安排了人给噶礼通风报信。太子对噶礼有恩,噶礼是可以为太子做事的。”

“太子污蔑儿臣,毁儿臣清誉在先,当众挖苦儿臣在后,儿臣此生注定无后,如果现在便人人欺凌,那日后岂不是要任打任骂,儿臣心中不平,所以就把连自己都不能确定真假的事情曝了出来。”

八贝勒一口气说完,便不再多做挣扎,跪在原地等皇阿玛审判。

康熙久久凝望着跪在下面的八阿哥,老八从索额图家奴那儿得到消息这说法他是不信的,必是太子这边有人告密,是太子相信且亲近之人,至于老八为什么会把事情在宗亲宴上曝出来……太子的确过分了些。

古人云,穷寇莫追。

老八如今这样和穷寇又有什么区别,纯亲王因为无后而爵除,庄亲王一把年纪了,到现在也不肯认命,还是想着能生出自己的孩子,为此没少闹笑话,他年轻那会儿后宫虽然孩子一个个的生,可是都保不住,未尝没有觉得心灰意冷。

而老八现在几乎没有生子的希望,名声也被之前的流言毁了大半,兔子被惹急了眼都会咬人,更何况满朝赞誉的八贝勒。

“朕怜惜你,所以才打算将良嫔册封为妃,太子与噶礼所做之事,朕不为他们辩解,噶礼已经被免了官职,太子那里朕也已经给了警告。”

八贝勒不明所以,他被皇阿玛训斥责罚过太多遍了,几乎皇阿玛一开口,他就知道接下来会是种什么程度的训斥或责罚。

显然,或许是现在在皇阿玛那里与他还有些许的父子之情,或许梁九功之事并不是倒太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皇阿玛这样的开头,不像是要斥责他,倒有几分解释的意味在里面。

“儿臣多谢皇阿玛。”

康熙看着八阿哥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微微皱眉,人在经受过重大挫折后,是不是也会性情大变,老八从前不这样,整个人都硬邦邦的,好像一下子就不会说笑了,连同对他这个皇阿玛的依赖也没了。

第16章

“太子的事,你怎么看?”

八贝勒张口便答道:“儿臣与太子两清,对太子没有意见。”

太子害他一回,他害太子一回,也算公平。

往前数,他挖太子墙角,给太子挖坑,但太子也没少对付他,甚至最先出手的人都不是他,他作为惠妃的养子,从小就不招太子待见,太子连孝懿皇后的养子都敢打,对他,那就更肆无忌惮了,太子都不屑自己动手,多的是马前卒为太子冲锋陷阵。

康熙却是不依不饶的问道:“太子连朕身边的人都敢收买,你对他没意见?”

“太子是储君,儿臣不敢有意见。”八贝勒厌烦和皇阿玛这样迂回试探,直接摆明自己的态度,“儿臣这样一副残躯,储君是谁,对于儿臣来说都是一样的,皇阿玛让谁是储君谁就是储君。儿臣只想皇阿玛能够长命百岁,庇佑儿臣,若儿臣能死在皇阿玛前头,那就更好了,儿臣连身后事都不用担忧了。”

“胡扯!”康熙呵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言生死便是不孝。朕当然想长命百岁,谁不想长命百岁,可朕亦不想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亲儿子说这样的话简直是在剜他的心,可偏偏他能感受到老八此时此刻并没有在撒谎,说的全是心里话。

邈邈一黍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