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额娘都说是好孩子,那自然是好孩子。”康熙赞了一句。
他特意在这个时候来宁寿宫,不就是为了说这句话吗,有了他这句话,老八想改玉碟,直接上折子就是了,不想改玉碟,之后也不会再有什么人敢对八贝勒府大格格和二格格的身份说嘴。
康熙也在心里头微微叹气,连孩子都收养了,老八对生养之事看来是真的不抱希望了,要知道庄亲王因为无后五十八岁了都还在求子呢,不过庄亲王和老八的情况不同,庄亲王毕竟生了三个女儿,而且老八要脸,太要脸了。
又是请假不上朝,又是搬到庄子上去住,不都是想躲开人吗,就连今日在他跟前都故作呆愣,没了从前的机灵劲儿,恐怕也不只是因为流言之事他没有严惩太子,也有老八抹不开脸的原因在,毕竟他这个阿玛是知道真相的。
康熙怜惜这个素来要强的儿子,他能做的就是多给体面。
光是夸赞了两个孩子还不够,又给了见面礼,亲自把小格格抱起来哄了哄。
在场的娘娘们神色复杂,阿哥们小的时候还好,几位公主小时候皇上恐怕都没怎么抱过,下一辈更是如此,皇孙养到三四岁连名字都没有的多了,更别说抱了,也就毓庆宫和直郡王府的皇孙被皇上抱着哄过。
皇上给的是八贝勒体面。
“还是小姑娘乖,可惜臣妾没这个福分。”三胎都生了儿子的宜妃感慨道。
她儿子倒是有这个福分,老九府上一连五胎都是孙女,可那有什么用,又不能抱进宫里给她养。
惠妃也连连感叹,她也没有女儿。
四妃之中,德妃和荣妃都是儿女双全,这会儿不好自夸,但说起养儿子和养女儿的区别,她们最有发言权了。
高位妃嫔里只有佟贵妃插不上话,她入宫至今都没有生养过,所以哪怕是贵妃,却还要礼让四妃。
八福晋能收养女儿,将来还能过继儿子,可她呢,这些年她也看明白了,皇上不会允许佟家再有皇子,哪怕是养子。
佟贵妃垂下眼睑,皇上给两个小格格体面,便是给八贝勒体面,却晾着八福晋,看上去像是恼恨八福晋,但以她对皇上的了解,皇上不会因为皇子痴情便容许皇子无后,尤其八阿哥还是受皇上看重的皇子,十五岁出征,十七岁封贝勒。
皇上怎么会允许八阿哥受制于内宅妇人之手呢,皇家要病逝一个福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除非问题没出在八福晋身上,而是出在八贝勒身上。
第13章
康熙没有在宁寿宫待太久,纵然封了笔,不用上朝,也不用批折子,可行程还是安排的很满。
康熙走后,八贝勒一家也很快离开,年三十宫中会举行家宴,但这跟皇子皇孙们没什么关系,如果不是一个多月没进紫禁城请安,他们原是不用在年三十这一天进宫的。
回到贝勒府,才知道宫里之前来了人赐福,当然不是八贝勒在乾清宫写的福字,而是皇阿玛亲手写的福字,独创的字体,皇阿玛曾经用此给病重的太皇太后祈过福。
“皇阿玛他老人家真是慈父心肠。”八福晋难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前每次爷和太子有矛盾,皇上肯定偏向太子,可是今日种种,皇上也是心疼爷的。
八贝勒却挑了挑眉,这话若是被皇阿玛听去了,未必会高兴,皇阿玛如今可听不得‘老’字。
乾清宫里的福字被一张张的赏下去,皇上的字迹众人都认识,至于皇子们的字迹,除了在上书房授过课的臣子外,绝大多数朝臣只能认出寥寥几位皇子的字迹。
第一位是太子,身为储君,太子的字,朝臣大都见过。
余下的皇子里,直郡王算一个,三贝勒、四贝勒和八贝勒因为最近这几年时常监国批复折子的缘故,字迹朝臣也是熟悉的。
皇上赐给功臣的福字里,有不少是八贝勒写的,如果放在往年,倒还能说是凑巧,八贝勒本就是最受宠的几个皇子之一,可是今年不同,八贝勒可是刚刚才给了太子爷难堪。
一篓子鱼不值钱,但牵扯到太子和八贝勒,这便不是一篓普通的鱼了。
太子是半君,哪怕是直郡王,这些年跟太子明争暗斗,可却依旧要守君臣之礼,前脚八贝勒用一篓子鱼让太子下不来台,后脚皇上便让八贝勒代写福字。
啧啧啧,大年初一的宗亲宴,大年初二的朝臣宴,可是有好戏看喽,太子什么时候吃过气。
***
四贝勒府。
大格格正向阿玛额娘和弟弟们说起在庄子里的趣事:“……腊月初七那天夜里下了一整晚的雪,第二天八叔八婶带我们山上抓兔子,我们都以为会特别冷,那天不光穿了厚棉衣,还在外面裹了熊皮氅衣,结果热的不行,八叔说是因为我们最近时常练剑的缘故,所以身体比从前更扛冻了,我也觉得是这么回事,现在我夜里都不用汤婆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