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反派只想摆烂[慢穿]+番外(258)

二阿哥偏了偏脑袋,瞧这撒娇卖乖的劲儿,排行小就是好,底下这些弟弟,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提多会缠歪阿玛了,也不知道是谁先跟谁学的,反正在阿玛面前都挺大胆的,那可是阿玛,现在还是皇阿玛。

四爷想着老九的秉性,这人心肠毒,手段狠,相当记仇,只有一个优点——讲义气,虽说看起来更像是水泊梁山的草莽义气,但八阿哥也算是曾经有恩于老八,老九这个人记仇也记恩,可能会比老八本人更记得当日的恩情。

八阿哥要去刑部也行,既然要学外语,那就名正言顺的学。

“苏培盛,传九贝子进宫觐见。”

“八阿哥留下,其他人都先退下吧。”

阿哥们听见’九贝子‘这三个字,多少都有些被触动到。

前几日,皇阿玛刚下旨赞十二叔为先帝办理丧事尽心尽力,册封十二叔为郡王。

从贝子到郡王整整差了两个等级,结果办一场丧事,便由贝子变郡王了,这多少有些容易了。先前叔伯们里只有三位贝子——九叔、十二叔、十四叔。

十二叔升了。

十四叔是阿玛嫡亲的弟弟,便是看在皇玛嬷的面子上,十四叔未来也绝不可能只是贝子。

就剩九叔了,名声不好,还和皇阿玛关系紧张。

皇子做到九叔这份上,可谓是给阿哥们敲响了警钟,前车之鉴在此,万万不能走九叔的老路。

“过来帮朕磨墨。”

四爷使唤着西暖阁内最后剩下的儿子,八阿哥只能上前,磨完了墨,又听皇阿玛吩咐道:“把这几封折子念念,挑重点,别都念,朕歇歇眼。”

那就念呗。

一封两封三四封,五封六封七八九十……

他单知道阿玛见不得儿子闲着,不知道九叔还这么能磨蹭。

九叔的贝子府是建在皇城,就在原来的雍王府边上,中间只隔了一座廉亲王府,而不是建在外城,建在京郊,何至于两个时辰了人还没到。

便是皇阿玛不生气,他都要生气了,天知晓皇阿玛到底有多少折子没批,他还要念到什么时候去。

登基一个多月了,四爷头一日这样轻松,他现在才发现儿子比太监好用多了。

在眼睛酸痛难受的时候,他也曾让身边的太监帮他念奏折,要求也是一样的——挑重点。

可问题是这几个人挑不准重点,一封折子上一半的内容都要念,念一封折子的时间他自己能批上十封了。

但儿子不一样,会挑重点,会总结,这样时间上甚至比他自己批阅都要快一点,毕竟他这一多月熬得眼睛实在太难受了,最近这几天阅读奏折都比以前慢了。

他也曾让卿卿帮他读过,也是老问题,挑不好重点,有时候断句都是错的。

四爷放下朱笔,闭上眼睛,边听边琢磨开了,儿子不能整天拘在身边干念奏折的活儿,哪怕他有八个儿子,但臣子可以,挑几个轮流进宫给他念折子,效率有了,他也能歇歇眼睛。

等积累下的折子都批得差不多了,八阿哥用了六盏茶,去了两次恭房,爷俩都用上晚膳了,九贝子才姗姗来迟。

“臣弟恭请皇上圣安。”

四爷没搭理,亲手给八阿哥卷了春饼递过去,放黄瓜黄豆酱绿豆芽,不放胡萝卜。

九爷笔直的跪在中间,看这爷俩吃得香甜,还在他面前表演父子情深,呵,废太子当年和先帝也父子情深,到头来还不是反目成仇。

八阿哥先是不忍了,一起用膳那么多次,他也知道阿玛的口味,春饼里绿豆芽和黄“九叔吃了没有?”

九爷看向老四家的小崽子,他刚一进门就认出来,这小崽子是八阿哥,小时候眉眼长得像八哥的小崽子,还在保和殿上误打误撞帮过八哥一次。

小崽子现在的眉眼细看还是有些像八哥的,像从前的八哥,而不是现在瘦了许多也苍老了许多的八哥。

“没吃,皇上召见,哪儿有时间吃饭。”

没那心情。

八阿哥看了眼阿玛,见阿玛没有表示,便道:“不如九叔也吃点,侄子给您卷个春饼,您有什么忌口的吗?”

应该是没有的吧。

“看着卷吧。”九爷瓮声瓮气。

守孝期间,春饼里能卷什么,葱不能吃,蒜不能吃,荤腥不能吃,冬日里也没多少种青菜。

八阿哥没急着卷春饼,而是招手让一旁的太监拿了湿帕子来,亲自取了拿给九叔,然后麻溜卷了个大半是绿豆芽的春饼递过去。

“您尝尝。”

八阿哥吩咐一旁的太监:“再取个空碗来。”

碗是用来装豆浆的,炕桌上的一壶豆浆才下了一半。

邈邈一黍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