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本是想带你来南边好好散散心的,上次南巡只走到了德州便折返了回去,这一次恐怕是朕最后一次南巡,没想到你晕船会如此严重,等返程,还是走陆路吧,朕让十三护送你。”康熙把良妃传召过来道。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在船上待的时间加起来其实连一个月都没有,可就这么短的时间,良妃瘦得都快飘起来了。
上次南巡,他便知道良妃晕船,但那时也只是头一天症状严重,后面就好多了。
这回却是迟迟不见好转,本就偏瘦弱的人,这会儿看着已然是一幅风吹就倒的样子。
“臣妾谢万岁爷体谅。”良妃恭敬行礼,脑袋低下去,纤细的脖子瞧上去甚是脆弱,仿佛一掐就断。
“坐,朕也好久没坐着跟你聊过了。”
良妃小心翼翼,只坐了还不到三分之一,脸色苍白,头微微低着,眼脸向下。
万岁爷大概是记错了,她们从来都没有坐着聊过天。
“老八是个孝顺孩子,隔三差五就进宫探望你和惠妃,回去的路上好好养养身子,别回了京城让孩子担心。”
“是。”
“朕看过你的脉案了,虽晕船症有些严重,但底子还是不错的,很快就能养回来。”
良妃不吭声。
康熙彻底没了说话的兴致,摆手让人下去,这么多年了,还是原来的木头美人,年轻的时候貌美无双,到了这把年纪,人都快瘦成麻杆了,可照样是美,脸上连道褶子都没有,但就这性子……实在木讷。
“传太子和几位皇子,随朕出去巡视河道。”
顺便白龙鱼服四处转转,无论是他现在的年纪,还是户部的库银,这应该都是他最后一次南巡了,多看看,多转转,多见见百姓和在野的读书人,查缺补漏,安定民心。
另一边,八爷重新拿出了老本行,借着请医问药在京城挖墙角、拉拢人心。
从前是挖太子的墙角,现在是谁的墙角都挖,从前是靠真情实意和利益打动人心,现在靠‘方剂’。
他打着找补肾方剂的借口上门,实际上是来送‘方剂’的。
大学士张玉书今年旧疾缠身,如此简在帝心之人,连南巡都因此未能跟过去。
孝子托合齐,阿玛中风,口不能言。
已经致仕在家的年遐龄,腿疾严重,日日疼痛不堪。
……
八爷所赠的‘方剂’并非能治百病的神仙药,但对百病多少都有些效果,病重到没有食欲的张玉书能正常饮食,中风之人虽依旧瘫在床上,但能断断续续开口讲话,腿疾之人能缓解疼痛……
他照着名单一家家登门,这里面有皇阿玛的人,有太子的人,有四哥的人,有连他都分不清现在到底下没下注的中立党。
皇阿玛上辈子曾专门写上谕给其他兄弟,在上面说他——党羽甚恶,阴险已极,即朕亦畏之。[1]
他等不到十二年之后了,只想现在就做一回皇阿玛口中的阴险之人。
第43章 一更
起初,九爷和十爷都没当回事儿。
八哥昔日不是没有挖过太子墙角,即便诚恳用心,也绝不会是一日之功,而是要慢慢磨,但磨得再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八哥的挖角。
太子现在如此势大,八哥要挖墙角的难度只会更大。
而且瞧瞧八哥都选的什么样的人,大学士张玉书,那可是皇阿玛的股肱之臣,年遐龄之子年羹尧,那是四哥关照多年的门下人,托合齐也算得上是简在帝心了,不然皇阿玛这次也不会答应由托合齐来担任步兵统领一职,那几个掌有兵权的都统也大多是受皇阿玛看重之人……
这些人哪是那么容易被收拢的,就如同他的岳丈、安王府一系、保泰……这些人一样,轻易是不会被人挖走的。
九爷和十爷都没太把八哥借口请医问药上门挖角之事放在心上,这事儿或许会有成效,但那也是在将来,三五个月之内怕是都起不到什么效果。
可现在是怎么回事,御驾还有三百里就要抵达京城了,八哥不忙着接驾事宜,却在预备……谋反。
这么大的事儿,还是通过他那座酒楼挂在大堂的菜谱传递出去。
“八哥觉得会有几人响应?”
九爷觉得这事太草率了,那可是皇阿玛,灭鳌拜平三藩,吃过的盐比他们走过的路都多。
八哥纵使是要起兵谋反,也当严谨正式些,起码把人召来面谈,如此大事,只是通过酒楼传递密语怎么够。
十爷还云里雾里呢,一方面他相信八哥不会做完全没有把握的事,另一方面,他实在想不到八哥的把握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