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武周]问鼎(975)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天後有意,自武傢子弟之中遴選出一人,承襲周國公的爵位。
而周國公,正是天後生父武士彟的追封。
……
“聽說早年間天後相繼將武氏宗親貶謫在外,想將這個爵位交給韓國夫人的兒子賀蘭敏之,結果這小子不爭氣,先摻和進瞭李義府的事情裡,後被大食王女給看上,留在瞭域外和親……現在倒是還得便宜那些在嶺南長居的傢夥。”
楊思正剛說到這裡,就挨瞭李弘一個冷眼。
他連忙賠笑道:“我並無對天後不敬的意思,也沒覺得我們楊傢有這個出嗣子的可能,隻是覺得,那幾個武傢人既目睹瞭生父被流配貶官身死,又在嶺南這樣的偏遠地界上這麼多年,有何資格做這開國公呢?”
誰聽瞭都得搖頭的。
李弘朝著楊思正臉上看去,覺得對方說是說著什麼弘農楊氏無法憑借著外祖母的關系出這個嗣子,實際上,若是讓他們分一個人出來姓武,他們絕對願意。
之前讓他去找安定討要軍糧這件事他辦得很不利索,但這等繼承爵位的好事,他肯定能鉚足瞭勁頂在前面。
同在此地的東宮門客顯然也都看得出楊思正的小心思。
可不知是不是因為楊思正好歹對他忠誠,而不像是安定和其屬官那般,隻會往他臉上抽冷子,李弘對楊思正的“過錯”,還是先包容瞭下來。
“他們有沒有資格不是你來評價的,是由此次科舉評判的。”
“科舉?”同在此地的兵部侍郎兼太子賓客蕭德昭愕然出聲。
“對,就是科舉。”李弘回道,“我阿娘的意思是,既然要為外祖父選出一個繼承爵位的嗣子,此人總不能是經文不通、騎射無能的樣子,不如讓他們參加明年元月的制舉。”
制舉啊……
蕭德昭心中暗忖,看來是因為吐蕃戰事結束,天皇天後不必關心邊境的情況,決定下詔制舉,同時開啓舉士選官之事,用來更換一批內政人才。
隻不過,大約這個決定做出的時間還不長,還並未將其書寫在明文詔書之上,僅在天皇天後將太子叫到面前的時候提及過此事。
太子也不覺得此事有什麼要被保密的必要,便在和他們這些東宮屬官的閑談中洩露瞭出來。
但怎麼說呢,反正制舉的消息往往會提前數月下達,算算時間,正式下令也就在這一兩天瞭,被太子提前告知於他們不算什麼問題。
他便語氣輕快地調侃:“要這樣說的話,天後是希望這些人在制舉試策中一較高下瞭?”
蕭德昭覺得有些好笑。
若真是如此的話,這些從嶺南回返的武傢子弟可得考慮如何與禮部貢院打好關系瞭,以便試策答卷到瞭貢院批複後,能在看到他們的名字時漏上一手。又或者是看看誰能先得天後眼緣,讓天後給主考官透露點內幕,再不然,便是先行獲知此次試策的大概方向瞭。
可想想這些人比起長安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中的學子不知相差多少,蕭德昭又總覺得,這些武氏宗親被喊來長安爭奪這個嗣子之位,簡直像是來自取其辱的。
“說是一較高下可能也沒錯。”李弘笑瞭笑,“此次參加制舉的還不少。”
比如,武元爽的兒子武承嗣,武元忠的兒子武懿宗。
說起來也是有意思,這兩個人光從名字上來說,就可以先比一比到底誰更適合承襲那個周國公的位置。
再比如,武元慶的兒子武三思,武思元的兒子武承明,也在被調回長安的行列之中。
李弘不知道阿娘是不是怕這幾個姓武的侄子表現不佳,幹脆讓早已在安定手底下任職的宗楚客和宗秦客也加入瞭此次科舉取士的行列。
反正這兩人乃是武氏女所生,便如賀蘭敏之原本也被計劃改為武敏之一樣,若真是他二人之中的一個拔得頭籌,完全可以改姓為武。
“而且按照我阿娘的意思,既要讓人知道武氏子弟並非全然無用,不是非要依靠著天後的關系才能通過制舉,又要讓這出選拔完全公正可信,不如在此次制舉閱卷中換個花樣。”
楊思正奇道:“閱卷還能換出什麼花樣來?總不會是將這六份卷子全部交給李相來批閱吧?”
同為太子東宮屬官的大理寺卿張文瓘向來辦事嚴謹,都沒忍住因為這句話笑瞭出來。
誰都知道,李敬玄沒少和安定公主起沖突,大約是因為他曾經做過天皇陛下伴讀的緣故,跟天後也有點不對付。
上一篇:叶罗丽之肆意而为
下一篇:叶罗丽:满级大佬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