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周]问鼎(902)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李清月扯瞭扯嘴角,“李相應該還記得,泰山封禪之後,天皇傳詔各州,令各州新增寺廟道觀,各自度化七人,為李唐基業祈福,是七人而不是七十人、七百人,甚至七千人。”

“若是府兵之中多出這等人數,我能即刻帶著他們往邊境走一趟,再為我大唐建立功勛。這等陽奉陰違之舉,你這吏部選出的朝集使不曾上奏,在災年之前解決,現在怪起旁人以雷霆手段將其一網打盡,是何道理啊?”

“還有!你若還要例舉某某之過,必定要說,他還將當地富戶缺漏上繳的稅錢不經上報,直接用於糧草采購,那我也要同你說道說道。”

“若非他先將徐州刺史僅存不多用於妝點門面的金銀都給盡數融瞭,也覺不夠,何必做出此等舉動。”

“我倒是想要問問你,在此等窘迫處境之下,他是該當以大唐官員楷模榜樣,號召當地在無有名望獎勵的情況下主動募捐,還是該當持我寶劍,調度當地府兵,直接大肆搶掠?不,真要如此的話,我看你今日的指控,便應該是請求天皇處斬劉仁軌瞭!”

李清月這劈頭蓋臉的一番話說到此,已越顯激烈鏗鏘,“李相若覺自己有此高招,能以德行感化,讓人等待朝廷施恩,而非應變時局從中自救,為何不在此地,向天皇請求巡撫江南道嶺南道。料來你也不怵前往更為蠻荒動亂之地,為某某做個表率!”

“我……”李敬玄卡殼在瞭當場。

他如何膽敢向陛下提出這樣的請願。

他自己有多少本事,他還是再清楚不過的。他長於記憶,就算是數千上萬的官員信息存放在腦海中,也並不會將其記錯,甚至還能為他們找到合適的位置。

這才是為何他能夠坐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上,也因為陛下的重用,位列同中書門下三品,成為宰相之一。

可若是真要讓他前往南方賑災,恐怕他是真不知道該當從何做起瞭。

“還是說……李相覺得自己比起文治更長於戰略,想要主動請纓,往邊境走一趟,好教外邦知道,我李唐的文臣裡,既能出一個火燒海船的劉仁軌,也能出一個水淹七軍的李敬玄?”

李敬玄:“……公主說笑瞭。”

這自然更無可能!

眼見對方這一派意圖後退的表現,李清月毫不猶豫地轉頭朝著李治拱手表奏:“陛下明鑒,所謂的有罪之論,也需將其放在時政局勢之中來看。以臣看來,自天災降世到如今,朝廷的種種舉措,已將保民救世貫徹得人盡皆知,但大唐疆域之廣闊,凡人畢生都難以由南到北盡數走遍,更何況是彙聚於長安的官員。”

“既然如此,為何不在中央把控之餘,集合當地官員與能人的智慧,在必要之時,行必要之舉。多給應變得體的官員與富戶以獎勵,取代擅自開倉賑濟的彈劾懲處,難道不更是我泱泱大國的氣度嗎?”

“規矩規矩!若是樣樣都要先講規矩,這天下戶口減少之過,究竟要由誰來背?”

“你?”

被安定公主忽然轉頭看來,李敬玄險些下意識地後退一步。

“還是你?”

明明此次並未參與其中的郝處俊面色一變,不知安定公主這算不算是在記著當年的仇,趁機施加報複。

李清月厲聲:“看來好像沒人願意背負這樣的罪責,可為何對於同僚的應急之舉,諸位卻個個表現得像是遭到利益侵害的受害者,拿出此等著急問罪的態度!”

若非殿堂之上不得攜帶武器,李治望著女兒稍有些模糊的身影,恍惚覺得她說到這裡的時候,好像都該將劍給拔出來瞭。

這份自她幼年之時便不曾改過的果斷,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而她顯然還未說完。

“倘若朝堂之上仍有官員存有異議——”李清月的目光朝著在場衆人的臉上徐徐逡巡。

或許是因含元殿內的熱力上湧,先前落在她大氅之上的飛雪已融化瞭不少,將赤紅的外披給浸染出瞭數道更深的顏色,竟是讓人恍惚生出瞭一種衣上帶血的錯覺。

但站在那些本就覺得劉仁軌行事情有可原官員的角度,安定公主今日表現,卻是讓人不知生出瞭多少安全感。

她已繼續說瞭下去:“不如往關東走一趟。開辟黃河故道雖已步入正軌,但也仍缺人手,我此次回返關中便是為調人而來,諸位但可親身體驗一番,再來發表言論好瞭!屆時我必定洗耳恭聽。”

“不知各位,覺得如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