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武周]问鼎(900)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上首的李治先開瞭口:“安定,朝堂不是軍營, 莫要在此胡鬧, 何來什麼欲問劉仁軌之罪,便先問你的罪。”
李清月的那番話說出來確實氣勢斐然,但簡直像是來砸場子的, 不是來商議朝政要務的。
偏偏這句天子的“警告”分毫也沒讓她有所露怯,反而隻見她目光中自有一番少年人的據理力爭, 激昂進取之意。
“請陛下明鑒,我並未在此胡鬧, 不過是據實以告而已。既要商議右相所為到底是否合乎律令,哪怕他官居中書令,也該當從頭到尾徹查個清楚,以防從中還有遺漏。”
她挺起瞭脊背,一字一句地說道:“臣不覺有罪, 自然要與檢舉之人當庭對峙一番!”
這話一出, 那當先發難之人隻覺一陣脊背發涼。
誰都看得出來, 安定公主的加入,讓這場彈劾的性質完全發生瞭轉變。
之前的情況裡, 就算劉仁軌乃是安定公主的老師,他能出任右相不無天後的影響,這些人也膽敢發出彈劾之言。
隻因一來,既然先是陛下在宰相議會中未能分出個達成一致的想法,需要放到前朝商定,自然對百官發表言論沒有那樣多的限制。
二來,像是李敬玄這樣在朝堂之上多與劉仁軌唱反調的,也並未得到懲處,反而因為昔日曾為天子伴讀的身份穩坐相位,更讓這些人確定,縱然借機拉劉仁軌下馬不成,也未必會受到多重的懲處。
何況,隨著太子的日漸成年,對於朝堂上不少並非出自天後提拔的官員來說,與其繼續維持這個從未有過前例的二聖臨朝,還不如在陛下病重之時令太子監國。
雖說天後執政從未有錯,但畢竟這皇位從天皇手中傳給太子,才是更為天經地義之事,已該回到該有的場面瞭。
所以他們當然敢說!
倘若在隨後遭到瞭打壓,還能說是天後別有一番心虛的表現。
偏偏安定公主在此時還朝,直接將此事也捆綁到瞭她的身上。
若是繼續堅持彈劾,到底是在對劉仁軌在當地救災表現的本身發起問責,還是……在指控安定公主與右相之間權臣勾結呢?
若是後者的話,就當真不是一句隨便能說出的指控。
朝臣之間的博弈拉扯,隻要不鬧到當年長孫無忌的地步,陛下應當不會過問太多的,可安定公主與尋常宗室不同,乃是天皇天後的親生女兒,就連英國公離世的時候,都用一句“良帥難求”為她進一步奠定瞭地位,豈是尋常人能予以批駁。
他們之中也沒有幾人,膽敢在這位兵權在手、盛名加身的公主面前,毫無顧忌地說出這樣的彈劾言論來。
以至於一時之間,面對仿佛勝券在握的安定公主,本還覺得自己格外有理的那位官員,都覺得自己的話被堵塞在瞭喉嚨口,不知道該當如何將其說出來。
“公主要這麼說也好。劉仁軌為右相,中書省下轄官員不在少數,難免在朝堂爭議之中有些言論存有立場,卻忘記瞭既然茲事體大,便合該尋根究底。”
“我等覺得他有錯,公主覺得他所做之事雖有偏激,但無過錯,不如忽略掉辦事之人身份,我等就事論事,隻談論此舉措本身。”
這官員聞聲,隻覺自己原本僵硬的軀殼又重新恢複瞭知覺,循聲就見李敬玄已站瞭出來,連忙如蒙大赦地退回到瞭原處。
有李敬玄站出來與安定公主辯駁此事,他這等想要憑借著先頭之功混個名望的小嘍囉,就實在不必在此瞎摻和瞭!
李清月朝著這兩人一進一退的表現瞥瞭一眼,目光中閃過瞭一縷冷嘲之色。
李敬玄此人看似將話說得公道,所謂“就事論事而不論人”,以求得到一個公正的結果,卻又何嘗不在話中帶上瞭幾分陰陽怪氣。
不過,若是當真人人都被安定公主為老師出頭的行動給嚇退瞭回去,那才沒意思瞭!
李清月從容答道:“那好啊,就將針對此等地方救災之舉的數條罪名逐一說來,我與你對上一對。”
她的這副姿態,讓李敬玄明明自忖有備而來,還是覺得心中有些發虛。
當年泰山封禪之時,他就對那個由皇後進行亞獻的行動格外不滿,為此,甚至想要在檢閱安定公主開路結果的時候從中發難,哪知道被安定公主擺瞭一道,隻能眼看著泰山封禪這個李唐天子揚名的場合,卻被皇後與公主分去瞭太多的風頭。
六年過去,面前的安定公主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年僅十一歲的小將軍,而是今日朝堂上幾乎要與他平視的上柱國大將軍,甚至比起還身在洛陽缺席此地的太子,更有一番與生俱來的威嚴。
上一篇:叶罗丽之肆意而为
下一篇:叶罗丽:满级大佬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