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周]问鼎(255)

作者: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許敬宗的這一番慷慨陳詞,似乎將這位天子都給震在瞭當場。

他臉上的神情幻變一瞬。

在殿內落針可聞的安靜中,他緩緩開口問道:“你說來日反悔……豈不是在說,當太尉宅邸被圍的那一刻起,朕便必須對他拘捕處理瞭?”

這實在是許敬宗話中的漏洞瞭。

按照他所說,人性是最不能經受考驗的東西。

既然太尉有名有權,又被天子一度懷疑,倒不如幹脆反瞭。

所以為瞭防止這等情況發生,斷絕後患就是最好的選擇。

可這個圍困的決定,起碼在此地朝臣所知的訊息中,都是因陛下不在長安而引發的被迫之舉,怎能作為一個推斷的緣由呢?

若真是如此的話,朝中隻怕要人人自危瞭。

許敬宗顯然也意識到瞭自己話中確有不妥之處。

不過還沒等他回話,已聽到李義府搶先一步答道:“陛下此言差矣,若無前因,何來後果!”

長孫無忌所為,不過咎由自取而已,怎能說是因為這出提前的包圍,促成瞭他的結局。

比起許敬宗,李義府還要急於將這份聯系撇開。

否則他就要成為這個首要擔責之人瞭!

所以隻能是因為長孫無忌先做瞭初一,才有瞭陛下的十五。

李治似乎也被這個理由給說服瞭。

誰都瞧得見,在李義府那話說完後,他有些神思恍惚地重新看回到瞭面前的書信之上。

又好像,他在看的並不僅僅是這些書信,還有早年間長孫無忌的所作所為。

這些翻湧的情緒,到最後都隻歸結於一句感慨:“太尉不當負我的。”

這一句話出口,誰都聽得出其中已有幾分哽咽。

他甚至以手掩面,像是並不想要讓他此刻的失態為外人所察覺。

而後又低聲重複瞭一遍,“太尉不當負我的。”

“可我又何嘗……”

他又何嘗想要辜負太尉呢?

李治無法再說下去,猝然離座而起。

英國公望見這樣的一幕,無聲地嘆瞭一口氣。

長孫無忌身份敏感人人均知。

他既為陛下的親舅舅,也是先帝留下的托孤之臣,在陛下先前那一句險些出口的稱呼裡,就已能聽出他的地位。

所以一點也不奇怪,陛下在一番“負”與“不負”的權衡過後,竟想要先逃避開來,等到能以冷靜的態度面對長孫無忌謀逆一事,再來商議後續。

可還沒等李治走出兩步,他便聽到許敬宗震聲問道:“陛下以為,長孫太尉比之薄昭如何?”

李治腳步一頓。

誰是薄昭?那是漢文帝的舅舅!

也是一個……被漢文帝逼迫自殺的外戚。

許敬宗疾步而前,似乎是想要挽回陛下的心意,但或許隻有他自己知道,他這是要在徹底鏟除長孫無忌這件事上和李義府搶奪“戰功”。

他已經比對方晚一步瞭,自然要在“說服陛下痛下決心”這件事上做出貢獻。

陛下到如今已經不缺朝著長孫無忌發難的理由瞭,他怕的隻是後世史官會以何種方式來記錄這件事。

這才有瞭方才的遲疑舉動,以防落人話柄。

那就讓他再推一把吧!

見李治回過頭來,許敬宗毫不猶豫地說瞭下去,“薄昭為薄太後唯一的弟弟,但其人因官高爵顯而日益驕橫,先有收受大臣賄賂為其求情,後有悖逆新法,兼並土地,提高稅賦,甚至為侄兒犯法擅殺命官,所以縱使其為皇親國戚,也難逃一死。”

“天下之人莫不對漢文帝大義滅親之舉拍手叫好,後世更是贊頌文景之治。”

“長孫太尉與其何其相似!他早有自得傲視之心,壟斷朝堂,提拔同黨,令陛下難以令天下奉行新政新法。昔年高陽公主與吳王李恪一案,長孫太尉借機鏟除異己,與擅殺朝廷官員並無區別。陛下,這難道不是另一個薄昭嗎?”

甚至誰都聽得出來,長孫無忌若要為禍,那可要比薄昭方便得太多。

這兩人的實力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上!

所以也不怪許敬宗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語氣愈重:“陛下將其依法論處,也不過是效仿漢文帝罷瞭!為何還要猶豫不決,改日論處!”

“莫非陛下當真願意看到,先帝交給您的江山,終有一天會從李氏變成長孫氏嗎?”

這真是一句狠辣的質問。

誰都能看到,在最後一句問話出口的那一刻,李治像是被一道驚雷劈中,僵硬地站在瞭原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