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573)

作者:千山不关 阅读记录


李承乾逛了半天,在各种漂亮衣服、亮晶晶的首饰、美味的零食中间选了一套化妆品。

据说女孩子都喜欢化妆品,况且大姐要议亲了,肯定更爱打扮。听七十八郎说三十世纪的化妆品比大唐的好用,大姐应该会喜欢的。

李承乾把化妆品带出空间,另外找瓶瓶罐罐费劲地转移进去,把系统贴心準备的,写了各种化妆品使用方法的小册子一起装到檀木盒子里让人给大公主送去。

且不提大公主收到这份礼物是什麽反应,遥远的小县城里,百姓发出阵阵欢呼,杜构和宋子安对视一眼,也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成功了!

第195章

杜构和宋子安就任的地方,是一个极为穷苦的下县,名字也随意,叫做小渔县。

是的,这个县城靠海,百姓多以捕鱼为生。

不过小渔县实在太偏僻了,缺乏赚钱的机会,所以日子只是勉强过的下去。

纵然早有心理準备,刚到这里的杜构还是被惊到了。

——这县城也太破了!

破破烂烂的城墙、破破烂烂的道路,还有面黄肌瘦、满脸麻木的百姓。

自从高産粮种横空出世,杜构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百姓了。

在县城里转了一圈,因为太小了没花多长时间,杜构就回到了县衙后院,这屋子也是破破烂烂的,屋顶还有几个破洞。

杜构和宋子安面面相觑,然后打开了李承乾给他们的锦囊。

是的,这俩都是老实孩子,让他们到地方再打开就真的到地方再打开,一路上不管多好奇都忍住了。

锦囊里并没有什麽妙计,就是一张纸条上写了四个大字——靠海吃海。

老生常谈了,而且小渔县一直都是这麽做的。

但李承乾肯定不会无的放矢,杜构一边处理公务,逐渐把小渔县的大权收拢到手里,一边和宋子问琢磨该怎麽吃海。

县中百姓长久的贫穷生活已经证实了,传统吃法并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还是得想办法吃出新意。

这时候宋子安就开始发挥了,脑洞一个接一个。

传统方法就是捕鱼卖钱,本地卖不出去就卖到外地,但是运输是个问题,毕竟小渔县实在太偏了,运到富裕些的地方怎麽也得一两天。

宋子安一开始想用冰保鲜,因为小渔县冬天温暖不结冰,而硝石是管控物品不能大量购买而排除了。倒是百姓知道了硝石制冰的法子,可以少量购买硝石制冰自家用。

后来宋子安认为可以活鱼运输,就是要想办法提高运输效率和鱼的存活率,如果费劲巴拉只运一点点鱼,或者还没到地方就死一大堆,那就不划算了。

经过一段时间,运输效率和存活率果然提高不少,杜构就组织车队运鱼到外地卖。

鱼到底不是稀罕东西,卖不上多高的价钱,杜构又把主意打到了其他海鲜上面,什麽螃蟹啊、海虾之类啊。

这时候虾蟹还不是主流食物,除了沿海的百姓,其他人极少会食用,也缺乏基本的了解。

但杜构跟在李承乾身边,当然知道虾蟹的美味,熟练地宣传了一番,虾蟹就在附近几个大城出名了,送去的货物很快就会销售一空,价格也相当不错。到了后来,甚至都不用他们亲自运过去,自有行商上门收购,虽然价格低了点,但是省时省力,也不算吃亏。

宋子安又开始研究提高捕鱼效率的方法,听说渔民出海遇上风浪很危险,还想造出能抵抗风浪的大船。

——当然,这个脑洞开得太大,被杜构和他同时制止了。

但宋子安有别的办法,出海危险,那不出海就是了,养殖搞起来!

宋子安从长安摇了一个生物学得比较好的同窗,还买一赠N,带来好几个蠢蠢欲动的同窗。

经过他们的努力和当地百姓的配合,还真养殖成功了,先是养螃蟹和虾、然后养鲍鱼和海参,后来他们又开始养蚌,打算搞人工养殖珍珠。

只有一个人,忙得快要猝死的杜构:“……”

等长安知道杜构在小渔县做了什麽,已经是第二年的夏初,杜构告假回来成婚,同时向李世民述职。

此时小渔县已经包揽了附近几个城市的海鲜,养殖业也初具规模,百姓收入翻了几十倍,整个县面貌焕然一新。

李世民听了小渔县的事没太大反应,毕竟杜构和李承乾一直有通信,而李承乾不会瞒着李世民,所以他对小渔县的发展历程一清二楚。

其他大臣就不一样了,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的人目瞪口呆,大概没想到杜构握着这麽一副烂牌都能打成王炸。

杜如晦作为杜构的父亲又被羡慕了,这人到底什麽运气啊?!这时候他们忘了之前以为杜构受太子牵连被贬去穷乡僻壤时有多同情杜如晦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