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番外(491)
作者:陌小洛 阅读记录
大公主听罢后神色晦暗不明,久久不语。
她看着弟弟急切想要证明的模样,最终却道:“漠北蒙古不足为惧,那准噶尔呢?我相信大清的实力,但我不相信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能在定下联姻后还要鼓动准噶尔刺杀我,以后就可能会在大清与准噶尔开战的时候反水,叫大清陷入不利的局面。”
“保成,我知道你宁愿再多等两年,宁愿调遣更多的军队,也不愿意我来冒险,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喀尔喀蒙古再依附于大清,也不如握在爱新觉罗家的血脉手中更加保险。”
“你知道的,我嫁到土谢图汗部的意义,远不只是联姻这么简单,只有我嫁了,大清的军队才能在喀尔喀蒙古畅通无阻,与准噶尔交战之时,才无后顾之忧。”
“我知道你跟汗阿玛都心疼我,可我不想等了,大清也不能等着敦多布长大再将公主嫁过去,保成你跟我说过,要将敌人扼杀在摇篮里,噶尔丹狼子野心,若再由着他扩张势力,大清不知要被这场战争拖上多少年。”
“以我一人之力,换得大清旗开得胜,换得百姓早些过上安宁的生活,没什么不值得的,我刚懂事的时候就愿意,如今更加愿意。”
大公主与其他公主终究是不一样的。
她不是康熙的亲生女儿,她来到皇宫,成为公主,一开始就是为了与蒙古和亲。
从她懂事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命运,也是责任,她从未想过要逃避,自始至终,想的都是如何能做得更好。
二公主可以去追寻所爱,三公主甚至可以不嫁蒙古,可她做不到。
十几年来,这份责任已经成了她的执念,若如今不让她去了,她反而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康熙和胤礽也算是完全明白了大公主的决心。
诚然,胤礽所说的是实情,但大公主的考量亦是有道理。
她是唯一一位已经成年的公主,她若是能嫁到漠北蒙古去,那大清现在驻扎在贝加尔湖畔的军队就可以用送嫁的名义,直接穿过漠北蒙古,到达色楞河畔,名正言顺的将土谢图汗部握在手中,随时进军扎萨克图汗部,甚至威胁准噶尔部。
这会将大清收复准噶尔的进度提前数年,并且就如同大公主所言,大清可以扶持她和敦多布的孩子接掌土谢图汗部,甚至整个漠北草原,在不打破喀尔喀蒙古传承的基础上,潜移默化的让整个漠北归心。
一切似乎都很有利,但依旧改变不了用大公主去换这一切的事实。
胤礽早有心理准备,但到下决定的这一刻,依旧恨自己无能。
没有一个男儿能坦然面对用自己的姐姐去换本来该由自己来完成的使命,话说得再好听,大公主的出嫁,依旧是为了填补他暂时无法达成的目标,守的依旧是本该由他来守护的江山。
若是要胤礽来选,他宁可这场仗打得再艰难些,宁可以后为了喀尔喀蒙古付出更多的心力去维护,也不愿意让姐姐代替他去做这些。
可这件事由不得他来做主,大公主心甘情愿,康熙点头拍板,年仅十三岁的敦多布多尔济,突然就变成了大额驸。
胤礽看着眼前一派懵懂模样的大姐夫,明知道不该迁怒,但还是觉得异常的不顺眼。
可他又不能胡来,为了大公主的颜面,他不得不对敦多布多尔济笑脸相迎。
与此同时,原本不怎么受待见的敬安公主一家变成了围场里的香饽饽,敬安公主终于能摆出她公主的架势,每日里端着接见各个王妃格格们。
相比之下,二公主和乌尔衮的亲事就很低调。
赐婚的圣旨几乎同时送到,乌尔衮恭敬的接旨后,往康熙御帐谢恩。
康熙大约知道些乌尔衮跟两个闺女间的纠葛,但大公主并没有放在心上,乌尔衮也没有纠缠不清,康熙便只当不知道罢了。
“朕与你父王说过了,这次你就跟朕一起回京城去,进太学多读读书,你跟二公主的亲事不急,朕要再多留她几年。”
毕竟也是爱新觉罗家的血脉,康熙对乌尔衮的态度还算温和,“你若能有出息,朕便留你在朝中,将来也给你立功的机会。”
乌尔衮并非家中嫡长,其父鄂齐尔的郡王之位轮不到他来继承,若无军功,难有自己的爵位。
康熙此言便是告诉乌尔衮,只要他争气,康熙就给他一个为自己争前程的机会。
乌尔衮眼睛一亮,问道:“皇上,您能让我从军吗?”
康熙笑道:“带着巴林部那点子骑兵有什么意思?你是见识过火1枪的威力的,若是你肯上进,朕叫你带一支火器营也未尝不可!”
上一篇:红楼之满园春色
下一篇:穿成三圣母后跟哪吒四处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