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番外(270)

作者:陌小洛 阅读记录


万斯同是个雅人,一手茶艺十分了得。

他故意当着胤礽的面儿表演一番,可偏生胤礽还惦记着跟康熙的争执,压根没注意,接过万斯同递过来的茶一口就喝干了。

万斯同怒道:“牛嚼牡丹!”

胤礽无辜的咂了咂嘴:“这不是老君眉吗?”

哪里来的牡丹?

万斯同:……万恶的统治者!

果然全天下的好东西都进了爱新觉罗家,这么难得的好茶都不当回事!

“先生喜欢的话,我再叫人多送来些?您肯出山帮忙修著明史,这点茶不算什么。”

胤礽顺势说道。

万斯同瞪圆了眼睛,大义凛然的拒绝之言在嘴里转了一圈,变成了:“别的好茶也可以。”

他在这儿本来就是打白工的,不拿钱拿点好茶怎么了?

这是他应得的!

胤礽也不揭穿他,只问了他的喜好,悄悄记在心里。

“万先生,修书好玩吗?”

胤礽还惦记着跟胤祉交换人生,故而好奇的问道。

万斯同斜了他一眼:“我修书好玩,要是换成你来修书,就不好玩了。”

一国储君被发配来修书,那就说明政局不稳,要出大乱子的。

“你这失魂落魄的模样,是为了早朝上的事吗?”

万斯同一边细细品着茶,一边问道。

胤礽苦笑:“原来连先生都知道了。”

“太子爷为了汉人要诛杀安亲王的壮举,我如何能不知道?”

万斯同笑嘻嘻,“怎么,下了朝被你爹给骂了?”

胤礽长叹了一口气。

康熙倒是没说这件事,但他知道,康熙对他的举动不满意了,所以才会带他去神武门说那些话。

“这很正常,若是我,我也骂你。”

万斯同竟这样说道,“你是大清的太子,断没有为了汉人诛杀宗室悍将的道理。”

胤礽完全没想到身为前明遗民的万斯同竟然会这么说。

“可那是一城无辜百姓啊,就算他们是汉人又如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道只是说说而已吗?”

“小孩儿,你知道这天底下每年要死多少人吗?”

万斯同问道,“地动,洪水,干旱,暴雪,还有许许多多天灾之下,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病死的饿死的一大堆,更别说那些在睡梦中被洪水卷走的,被埋在地下的,简直数不胜数。”

“我少时出去游学的时候,就曾经亲眼见过一个江边的县城被洪水吞没后的场景,据说那洪水是后半夜突然涨起来的,所有人都没有防备,几乎无人生存。”

“太子觉得,这滔天洪水与屠城相比,何者更可怕?”

胤礽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都是万千人命,又如何分个高低呢?

万斯同又给胤礽添了一杯茶:“若要我说,还是天灾更可怕些,毕竟人祸能防,但天灾不可撼动。”

“安亲王屠城之举,罪在不赦,但却也有其妙处,”

万斯同谈及此事,竟仿佛置身事外谈史论道一般,“若非有他的残暴之举在前,昆明城的守军不会轻易投降,昆明城的百姓也不会那么配合,死伤人数,只怕会比一城之人更多。若是这么算,你还觉得安亲王屠城是错的吗?”

胤礽握紧双手:“若是不强攻,再围城一段时日,也能不战而胜。”

他看过之前的军报,昆明城里剩余的物资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即便没有之前屠城的威胁,也不至于非要拼上人命来强攻。

“对于清军是如此,那昆明城里的百姓呢?若是军队没了补给,你猜猜他们是会开城投降,还是先去搜刮百姓?都是要死,死在清军手里还是死在叛军手里,有区别吗?”

万斯同并不认同胤礽的想法,“小孩儿,你还太小,你读史书的时候依旧停留在表面之意,而不曾真的了解其背后的血雨腥风。但凡战争,就没有不死人的,左不过是先死后死死在谁手里罢了。”

“于统治者而言,更看重的是最终的结果,而非过程方式,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能说清楚换一种战术会有更好还是更坏的结局。所以,身为汉人的我,自然憎恨安亲王屠城弑杀之举,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但身为大清太子的你,却不该当众说出要杀了安亲王的话。”

胤礽听进去了,却还能难受:“可我若不是太子,就不必强迫自己冷血了。”

“非也,你该庆幸你是太子。”

万斯同声音放缓,“你知道我为何会轻易答应了进宫修史吗?不仅仅是因为你让我看清了大清不可撼动的实力,更是因为你,大清的太子,让我看到了这个天下的未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