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番外(163)
作者:陌小洛 阅读记录
之后的几天,康熙总是对着胤礽莫名其妙的笑,笑得胤礽心里发慌,问他,他又不说。
胤礽不知原委,但觉得康熙定然没打什么好主意,正想着要不要搬去胤褆那儿住几天躲躲,一道军报从云贵送来——
吴三桂死了。
就像是胤礽当初猜测的那般,吴三桂之所以着急称帝,就是因为他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
吴三桂的确是个英雄人物,在明末清初这么多年来,一直雄踞一方,虽称臣但却从未失过权。
然而他最大的弱点,便是子嗣不丰。
当年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入京为质子,尚了和硕恪纯长公主,夫妻和顺,育有嫡长子吴世霖,自幼在京中长大,天资不凡,甚是聪慧。
三藩为乱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吴世霖必是下一任平西王的最好人选。
他身具吴家与大清皇室两方血脉,自小出入宫廷,与大清自然亲近,等他承袭王位后,必能顺理成章的将西南彻底纳入大清版图,不再裂国而治。
但康熙不想再等下去了。
他不愿意将国运赌在吴世霖的身上,因为他在吴世霖的身上看到了野心。
所以在三藩反了之后,康熙立刻将吴应熊和吴世霖抓了起来,不顾恪纯长公主苦苦哀求,将这父子两个绞死,以绝后患。
不过康熙没想到的是吴应熊也早有准备,竟然早早就将有孕的婢女送回了云南。
如今为吴三桂留守云南的正是吴应熊的庶子吴世璠。
吴世璠虽然也是吴应熊的儿子,但天资却远比不上吴世霖,但吴三桂子嗣单薄,孙子辈里也再没有能用之人,只能勉强将吴世璠提拔起来用着。
表面上看起来,吴三桂也算是后继有人,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以孙子的能力,绝对掌控不住那些蠢蠢欲动的将领。
所以他釜底抽薪,选择在衡州称帝,想倚仗至上的皇权,帮孙子稳住地位。
可惜,他这皇帝还没做几天,甚至没能等到将孙子接到身边,就撑不住撒手人寰了。
吴世璠姗姗来迟,只赶上了吴三桂的葬礼,虽如吴三桂所愿坐上了帝位,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置,他是坐不稳的。
康熙在收到吴三桂死讯的时候很高兴,在得知吴世璠继任了帝位之后,更高兴了。
一个平庸的吴世璠是压不住云南那些狼子野心的将领的,如今就算是大清不动手讨伐,只凭内乱,所谓的大周,也必会崩塌。
当然,表面上康熙肯定不会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他还要做出很愤怒的模样,连发几道圣旨表示不满,令安亲王立刻出兵平叛。
可安亲王却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找了各种借口推脱,就是不肯动手。
乾清宫里,康熙看着安亲王递回来的说自己年迈受不住云贵潮湿,身体抱恙无法出兵的折子,冷冷的笑了。
“瞧瞧,这是也想学着吴三桂裂地称王了,”
康熙依旧习惯于对着胤礽碎碎念,“保成你说,朕要是现在下旨撤了他的军权,他敢不敢带着八旗将士当场反了?”
这一次胤礽却没有装作听不见,而是答道:“他不敢,敢也没用。”
安亲王不是吴三桂,即便他手握再多的兵权,也当不成藩王。
吴三桂敢裂土而治,是因为他的根基在云南,而安亲王有什么?
他的家眷子嗣可都是握在康熙的手里,康熙杀吴应熊和吴世霖的时候眼睛都没眨,难道还会对着安亲王家的人下不去手吗?
更何况,吴家的人全都支持吴三桂,宁死不改,但安亲王的子嗣却是各有心思。
若是康熙现在让他们出一个人取代安亲王掌兵,怕是他们能亲手将安亲王给绑回来。
所以,安亲王不敢。
这个道理算是很浅显的,康熙知道胤礽肯定懂,但后面那句,他却觉得有点意思:“说说看,为何敢也没用?”
胤礽不喜欢考试,于是翻了个小白眼:“八旗又不是安亲王的私兵,他说反人家就听他的吗?”
八旗这种兵制,认的可不是主帅,而是各自的旗主。
以前大清入关的时候,旗主为了争功不听主帅调遣之事多着呢,康熙都不敢说能叫所有八旗将士听命,更何况是安亲王?
如今不过是利益相同,他们才肯跟着安亲王干,若是安亲王胡来影响了他们的利益,自行临阵换将之类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这些八旗旧部思想落后,还惦记着像入关前那般瓜分利益,自私自利完全不顾全大局,早就该好好收拾收拾了,只不过如今三藩未平,朕难免要顾忌一二,”
康熙继续碎碎念,“等着吧,朕要看看他们能拖到几时,等三藩平定之后,朕定要将兵权彻底收归,决不能叫八旗陋习影响了大清!”
上一篇:红楼之满园春色
下一篇:穿成三圣母后跟哪吒四处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