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定要衣锦还乡(69)

作者:柴门有只鹿 阅读记录
这如何不让周濛心花怒放,她瞬间觉得这些日子的劳苦都值得了。

第十一日,那人终于有了要醒的迹象。

每日周濛都要给他在经脉上扎针,有一次扎到胸口的期门、章门两穴的时候,这人的身子突然颤动了一下,像是感觉到了疼痛,眉间微微蹙起,周濛感到十分欣慰,这人终于开始有了一点活人的反应。

除了扎针,药方也是为他度身定制的,经过这么多时日的研试,疗法算是基本成型,但是周濛仍然会每日根据他的情况对药方进行微小的修改。

这种疗法她不敢保证能够彻底解毒,但是只要不再次毒发,他的命算是暂时保住了。

两日过后,拓跋延平买了匹马,不声不响地就出发了。

石斌送他去城外走官道。

与来时不同,返程可以骑马疾行了,他的路引有勇毅侯的背书,必将一路通达。

出了城,拓跋延平牵着马,与石斌并肩而行。

“这么急着回去,是家里出了事?”

拓跋延平都没想到石斌会亲自送他上路,上一次因为周濛与他发生争吵的时候,石斌言下之意说他此行跟着南下是多管闲事,现在他这个多管闲事的人终于要走了。

这些日子他也懒得再去探究石斌当初到底是谁找来为元致保驾护航的,是镇北王妃,王后,北燕王,还是元致自己,都不重要了,只要这个人值得相信就行,现在他相信石斌就如同相信他自己。

临别之际,他并不认为石斌会对他有什么不舍的情绪,但石斌难得话多了一回。

拓跋延平笑了笑,“家里人早都没了,只剩我一个了。”原本他还有两个侍妾,战乱中失散了,应该已经死在了北匈奴的刀下。

他自小父母双亡,得王上垂怜,十来岁时和元致一同送去军中受训,但他和元致不同,他吃不了军中的苦,还好他经商上还有些天分,几年后离队,开始帮元致采购军需,多年下来赚了不少的家业。

“现在他暂时性命无忧了,身边也有你,我留在这里没什么用,倒不如先回去,替他把还活着的人都收拾起来,以后等他回来漠北,打算重振旗鼓的时候,得让他手里有人可用。”他这样解释自己此时返程的目的。

他笑容自信而明朗,几乎看不出亡国的阴霾。

在拓跋延平看来,北燕只要还有元致和黑羽军,就不算亡国,一定还会有复国的一天。

石斌略有感慨,他不需要多问也知道这句“得让他手里有人可用”是什么意思,现在的北燕,若还有什么比世子元致的性命更重要的,那一定就是黑羽军。

龙城一战,北燕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其中唯独没有黑羽军的影子。

据说,北燕王宫被屠的时候,北燕王到死都在盼,盼他最为爱重的黑羽军前来勤王。

可黑羽军一直没有出现,北燕王死不瞑目,这件事引来无数的唏嘘和猜测。

黑羽军是世子元致的亲军,是北燕军中精锐里的精锐,有人猜测,只有两万余人的黑羽军早就被北匈奴给灭了,也有人说,黑羽军并没有被全歼,而是得了元致的命令,叛逃去了宇文鲜卑,保存实力以期东山再起。

叛逃一说之所以有人相信,是因为元致自小就与母亲宇文王后关系更为亲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北燕王就纳了一个汉人女做侧妃,独宠此女近二十年,父子俩因此早有不和,再者,元致自己的未婚妻也来自宇文氏,他带着黑羽军投诚过去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只可惜他功亏一篑,他自己竟然和北燕王一起死在了王宫之中。

石斌对于这些风言风语都有所耳闻,他不知道黑羽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此时听拓跋延平的口气,似乎还算乐观。

他没再打听,以他的身份,也不便打听黑羽军的机密,他只觉得拓跋延平的心情出奇地好。

拓跋延平这几日的确好事成双,一是元致的命保住了,二是他竟然收到了黑羽军的消息,都是意外之喜。

消息是周劭的随从,一个叫小六的小厮秘密捎给他的,密信中周劭告诉他,他已经找到了黑羽军在漠北的藏身之处。所以,拓跋延平才急着回漠北。

此刻,他不知道石斌在想什么,竟半个字都不再多问,他觉得这个人真是没有什么好奇心,不过,这是件好事,这种人留在元致身边很让人放心。

不过,与石斌相反的还有那么一个人,那个人的好奇心……简直旺盛得可怕。要不是她每日忙着试药,他觉得她能想出一百种方法从他们的口中套出元致的身份来。

二人沉默着走了一段,拓跋延平突然笑道,“你知道吗,以前元致跟我说过,他说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说谎,千万别去招惹。你说,等过几天他醒过来,发现自己的小命被那么个又漂亮又会说谎的女人攥在手心里,他该怎么应付?真想留下来看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