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咸鱼老五绑定读书系统(清穿)(360)
作者:拙元 阅读记录
胤禛、胤祺进城时没看到,但昨晚俩人偷偷溜出去逛了一圈,还是发现了瑟缩在僻静小巷里的乞丐。
乞丐各地都有,京城也不少见。并不能以此就判定此地的县令是个坏官。但贿赂皇子就不应该了,还是得敲打敲打他。
县令愣了片刻才转过弯来,让胤祺把钱收下,施粥和做冬衣的事儿理应由官府掏钱。
胤祺忙摇头,“那不一样的,你用衙门的钱办事我不好过问,你用我的钱若是偷工减料的,我就有权追究责任了。”
县令:“……”五贝勒好可怕!
胤禛得知此事后,欣慰地拍着他的肩膀,傻弟弟可算长大了。
为了监督县衙真的在拿钱办事,他们还特地留了个侍卫在这边盯着。
侍卫盯得很仔细,粥不够稠,冬衣里面的棉花不够厚,他都指出来去找县令,不能拿着他们五阿哥的钱不办事吧?是有多想不开,敢昧五阿哥的银子?
县令:“……”
他又不好说这钱是他的,那不就暴露自己贿赂五贝勒的事儿了吗?
合着五贝勒是在扮猪吃老虎,根本没表面上看着那么单纯。得和周围几县相熟的官员说一声儿,别被五贝勒的外表给骗了。
胤禛、胤祺到曲阜后,除了按照流程祭祀孔庙外,还见了当地的衍圣公及其子弟。
自从各地官学开始教算学、洋文和科学后,许多儒生都感到了危机,孔家人的危机感是最强的。
听说这改革官学的办法就是五贝勒出的,这样一个略有些愣头愣脑的小少年,为何要跟儒家过不去?
偏偏这回皇上还让五贝勒来祭孔,衍圣公心中不免多想,当今万岁爷表面又是立嫡子为太子,又是开设博学鸿儒科,处处宣传忠孝仁义,实则心中对儒家并无多少敬畏,到底是不通教化的蛮夷。
在祭祀之后,衍圣公便当着孔家许多门人和曲阜几位大儒的面,跟两位皇子讨论儒学问题。
说是讨论,实则就是想试试俩小孩的水平。
让众人惊讶的是,两位皇子对四书五经的内容都十分熟悉,一点不露怯。
开玩笑,读书读一百二十遍,还要时不时被抽查,谁这么学都熟悉。
而且胤祺这两年经常在康熙跟前帮忙,康熙这人表达欲很强,原本师父们讲的经筵日讲,都被他改成了读书讨论会,他读到有感悟的地方就要大发议论。胤祺这两年听了不少,对四书五经的理解早不止是在尚书房里学的那点东西了。
胤祺还不忘跟这些儒生们吹嘘一下他更加博学的三哥,“我三哥懂得比我多,本来该他和四哥来祭孔的,但是他去喀尔喀督军了。”
胤禛也道:“我虽与三哥一同学习,但在经学上的造诣远不如三哥。”
儒生们:“……”
知道你们皇子都很厉害了。可既然对儒家思想如此熟悉,为何还要学习那些洋人的东西。
有人隐晦提出了这事儿,胤禛、胤祺都露出茫然的表情,“除了洋文,还有多少东西是洋人的?”
胤禛道:“就说算学吧,行,阿拉伯数字是外面传进来的,那换成汉字,说的好像换成汉字你们就会一样。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你们能精通几个?”
别人不好说,反正从小养尊处优的衍圣公是既不会驾车也不会算数,更别说骑射了,他怕是连弓都拉不开。
胤禛、胤祺很不给衍圣公面子,当着儒生的面把他羞辱了一番。
偏偏衍圣公也没办法跟两位小贝勒计较,只能先把这事儿记下,等日后太子登基,总有他报仇的机会。
胤禛、胤祺回到京城时,已经临近年关,听康熙说,胤禔、胤礽也已经到台湾了,休整几日便到京城。
胤禔、胤礽此行比预料中多了几个月,主要是非洲那边比较混乱,光摸清那边的情况,就废了好一番功夫。
再加上水土不服,胤礽到非洲后又病了一场,好在有太医跟着,药材也充足,在床上躺了几日还是缓过来了。
兄弟俩这一路上相处下来,虽然还是说不到三句就抬杠,但一起去往陌生的环境,接受各种意外和考验,感情不知不觉就更亲近了。
到台湾后,胤礽得知舅公被罢官,脑袋嗡的一声,原本即将见到汗阿玛的期待顿时少了大半。
胤禔见他这几日闷闷不乐的,就凑过去找他说话,“一年多了,你的话本写的怎么样?”
“什么话本?”胤礽疑惑蹙眉。
“就主角能知道后世之事的话本?”胤禔道。
胤礽:“……我什么时候说我要写话本了?是你自己在那里瞎猜,我明明说的是,我一个朋友家的小孩。”虽然这么说有些大不敬。
胤禔顿时忘了自己是来安慰胤礽的,挑了挑眉,“太子爷还有朋友?”
胤礽:“……”
是啊,他没有朋友,能全然信任的便是索额图和凌普,一个畏罪自杀,一个罢官在家。
汗阿玛是想让他做孤家寡人吗?
胤礽去非洲这些日子,康熙没有一日不挂念,得知他和胤禔能回来过年,又是安排人打扫毓庆宫,又是安排南府排戏,等他们回来要好好热闹热闹。
谁料,父子见面后,胤礽面上的笑容却有几分勉强。
康熙只当他是身体不适,亲自替他摸了摸脉搏。
胤禔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从小汗阿玛和老二就这么腻歪,他才不稀罕,他身体好着呢。
确认胤礽只是因为舟车劳顿,有些气虚外,没有太大毛病,康熙才松口气。
胤禔、胤礽刚才已给太皇太后和太后请过安,被拉着嘘寒问暖了一番,父子三人便聊起朝中的事情,从陕西灾情说到对藏地的政策,从第一次上战场的胤祉说到第一次出外祭祀的胤禛、胤祺。
胤礽终于把话题绕到了索额图的事情上。
康熙听他问起这个,便打发胤禔回王府去。
胤禔走后,康熙才和胤礽讲起事情始末。
他早料到胤礽会因此难过,但没想到胤礽听完会掩面而泣。
康熙见他哭哭啼啼的,火一下就上来了,“你离京期间,朕得了疟疾,你一句不问,先关心一个外人?”对比这一年多的挂心,这孩子的冷漠让他心寒,“保成,你太令朕失望了!”
第174章
梁九功听着殿内隐约传出来的争吵声, 有些难以置信。
太子爷不在的时候,万岁爷一天三遍地念叨着保成,每日都给菩萨上香, 保佑太子平安归来。
当然,还有直亲王。但直亲王镇守喀尔喀的时候,万岁爷可没这么揪心。
太子爷好不容易平安回来了,不是正该嘘寒问暖吗?怎么就吵起来了?
梁九功抬眼, 在今日当值的一班小太监里瞧见了田富, 这小子来了乾清宫还是愣头愣脑的。但看在五阿哥的面上,他还是给这孩子提了一级,从洒扫太监变成了跑腿传话的太监。
他朝田富招招手,低声道:“快去尚书房找五阿哥,就说万岁爷和太子吵起来了。”
田富虽不懂这事儿为何要找五阿哥,却还是老实领命。
尚书房的皇子们正练字, 胤祺有点昏昏欲睡, 听田富来传话, 他还以为汗阿玛叫他, 到门外一问,听说汗阿玛和二哥吵起来了,瞬间清醒, 一路小跑往乾清宫赶。
康熙原以为自己训斥胤礽几句, 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谁料这小子竟敢顶嘴,说他不是为索额图哭, 而是为自己哭。
康熙一听更气了, 你个太子当成这样,不孝不悌也就算了, 还好意思哭,他这个当阿玛的才应该哭。
在康熙的计划里,本是想以太子身体孱弱,不能操劳为由废太子。对外塑造胤礽体弱多病的形象,朝中官员也不敢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