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也会被文豪本地化吗(79)
展厅里人潮汹涌,不少出版社都展出了自家的经典系列和最新的出版计划。里面有不少有趣的创意,引得我一边翻阅一边称奇,和好几家公司都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十点一到,集会上的人像被吸住的磁铁,不约而同的朝一个方向奔去。我手上的故事读了一半,被迫挤进了一旁的展位里,只能和店里的工作人员无奈地相视一笑。
“这是发生了什么?”我小心地护着手里的书,“我从没见过这样大的阵仗。”
“你不知道么?”工作人员有些惊讶,“每年的书展都会请一些知名的作家来做访谈。今天上午这场请的原本是杜拉斯小姐。但她身体不适无法出席,不知怎地却将左拉先生推荐出来了。要我说,这下主办方肯定心花怒放,在暗自窃喜呢。场馆内今天能有这么多人,多半是左拉先生的功劳。”
说话间,一群工作人员正趁着街道空荡,更换着场馆内的海报。我顺着他们的动作看去,发现他们似乎定下了新的主题:
《自然与象征——时代流动的脉搏》
工作人员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表情里露出了一丝不屑,“虽然文论界素来喜欢拿后者来与前者比较,但现在无论是就发行数量、读者群体还是影响力而言,显然都是前者完胜了。更何况这次还是左拉先生亲自出场,不知道哪个可怜的小作家会被临时拉来给象征主义站台。唉,想想都有点可怜他了。”
“最近有什么象征主义的新作吗?”我顺着他的话问道,“好像星期二很久没出诗歌了。”
“好像有个小出版社打着象征主义名头出了一本诗集,正巧就是最近这段时间发售的。作者似乎叫……瓦雷里?是个原先没怎么听说过名字的作者。”工作人员拍了拍脑袋,“你提醒我了,他们出版社最近就指望着这个企划赚钱呢。听说本来也想给他在这排一场签售会,但因为名气太小被主办方拒绝了。这下需要象征主义来打擂台了,他们出版社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把瓦雷里捧成象征主义代表人物的机会。”
瓦雷里?那不是二十世纪法国最出名的诗人之一、甚至被提名了十多次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么?要是没记错的话,他好像也认识马拉美,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他的诗学观念。
这么看来,由他站台倒也合理。不过以他的知名程度,他应该也属于星期二的一份子,怎么又愿意出来发表自己的作品了?
太多的疑问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与工作人员告别,往场馆中央的舞台处走去。
左拉的访谈已经进入了尾声。分明是临时准备出席,但他的每一句发言都宛如被精雕细琢后的纲领,霎时将人引入关于自然主义的思考与讨论中。雷鸣般的掌声久久响彻于场馆,左拉笑着挥了挥手,很快结束访谈离开了。
就在人群也随之准备散去之际,主持人的话吸引了多数人的目光,“由于我们本次展会的主题是《自然与象征——时代流动的脉搏》,我们还特意邀请到了一位象征主义诗人,保尔·瓦雷里,让他和我们一起聊聊他对这个时代的文学思潮的看法。大家欢迎!”
场下稀稀拉拉地响起了不少的掌声,更多的是窃窃私语:
“瓦雷里是谁?你听说过吗?”
“我刚刚在那边的摊位买了一本他的书,还没来得及看。看简介说是早年在报纸上发表过一些象征主义作品的诗人。”
“星期二?”
“不,他明确表示自己的创作有受到星期二的影响。”
“这样的资历来和左拉先生对垒……走了走了,我也不期待他能讲出什么东西来了。”
舞台前陆陆续续散去了不少的人。主持人显然料到了这样的结果,话里虽然仍在极力的宣传着,脸上却已经显出几分放弃挣扎的表情。瓦雷里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拿起了手里的话筒,缓缓地念起了诗:
“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它透过松林和坟丛,悸动而闪亮。
公正的“中午”在那里用火焰织成
大海,大海啊永远在重新开始!”【1】
暗含音乐性的诗句极其震撼地勾勒出海边的场景,而后描绘的东西越来越多。不过寥寥几个词,组合而成的意境却是其他诗歌所不具备的。而哪怕思路很难对接上这些象征画面的人,在细细的聆听中,也很容易沦陷在节奏和语言的美里。
渐渐地,更多的人停下了步子,留下来享受着诗人本人饱含感情和思考的朗诵。主持人没有辜负这大好的场面,很自然地从朗诵的诗歌引入到了访谈,开始和瓦雷里探讨起关于这首诗歌的创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