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赏花升职/清穿之赏花吃瓜+番外(93)

不过,这可能只是赫舍里氏单方面认为罢。

在博尔济吉特氏眼中,这个像瓷娃娃的瓷娃娃蒙语不会说,满语讲的慢慢吞吞,还特别黏人,看着她的年纪和个头,一鞭子甩过去怕把人抽没了。

简直麻烦。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看破不说破,在她们眼中,博尔济吉特能够在这紫禁城多出一个心性不差的人说说话,也是一件好事。

何况,小赫舍里氏也让她们怀念起去世的仁孝皇后,赫舍里家且不说如何,赫舍里姐妹是个好的。

**

谨妃之后是惠妃。

惠妃生下胤禔,胤禔是皇长子,晋升妃位并不奇怪。

是的,皇长子。

这一次除去妃子外,康熙也对宫里存活的阿哥们来了一个重新序齿,即将早夭的阿哥们从排行里摘了出去。

胤禔成了大阿哥,即真正意义上的皇长子;胤祉为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禛四阿哥,胤祁五阿哥,胤祝六阿哥,胤佑七阿哥,胤禩八阿哥。

蝴蝶了,但又没完全蝴蝶。

公主也一样。

塔娜格格为大公主,张氏所出的格格为二公主,兆佳氏所出的格格为三公主,苏佳氏所出的格格为四公主,郭络罗氏所出的格格为五公主。[1]

此次大封,惠妃最高兴的便是此事,皇长子和大阿哥可太不一样了。

但对于自己的妃位,居然在荣妃、谨妃后面,内心诸多不服。

甚至无法维持一惯的镇定,在心中不断发泄情绪:“本宫的胤禔才是皇长子,荣妃的胤祉永远也越不过去;瑾妃不过一丫头片子,才入宫便欺到她头上去,不过是靠她那短命福薄的姐姐……”

平复心情后,惠妃把所有不甘都吞噬在肚子里,面上的微笑再和善不过,面对延禧宫上上下下的贺喜,也大大方方赏了双倍奉例,再去关心后殿低位妃嫔。

延禧宫后殿共六人,其中身份地位最特别的是卫答应,家世最高、日子过的相对最轻松的却是小纳喇常在。

小纳喇常在稀里糊涂这么些年,直到卫贵人入延禧宫,看见一模一样的手段时,一下子醒悟了。

原来是惠妃!

现在的小纳喇常在可比以前成长许多,但还不够聪明,至少她不知道如何突破惠妃的重重封锁联系上自己的家人。

即便联系上,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会选择谁?或者说家人不放弃自己,族人却不一定,到时候性命都保不住,想明白这些,仿佛花光小纳喇氏全部脑子。

蛰伏,蛰伏。

小纳喇氏自己不太会,找了个特别会的人模仿——卫答应,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惠妃听说后只当她有新鲜争宠方法,嗤笑一声,当个乐子听过就忘。

小纳喇常在与卫答应也开始有一点但又不多的交际。

**

四妃之末空缺,接下来是六嫔。

荣妃已经晋升妃位,新嫔首便是安嫔,康熙一道圣旨,让安嫔住入长春宫正殿,相当于变相承认了她嫔首的地位。

很多人对安嫔没有登上四妃之位是有点诧异的。

第一次大封,安嫔在七嫔中排行第二,虽未生下阿哥,但养了四阿哥和二公主,也算另一种子女俱全。

可康熙却不想把这个妃位给安嫔,并非针对这个人,而是针对安嫔的背景,且他对此老早便已经开始算计。

李氏子弟在康熙十六年前已经牺牲的差不多了,康熙对于余下的硕果仅存给予体贴关怀,允许他们在家休养。

实际上这一招很贼。

谁都知道危险的战场早已过去,剩下的更多是锦上添花而已。

康熙把汉人功臣替换下来,也就是防着汉人呢,李家二十年这一次的功劳几乎为0,也无法论功行赏。

且正如荣妃之前的算计,康熙从登基开始便对于安亲王专门有一个小本本计算的,若有机会,定会毫不犹豫咬上一口。

这不止因安亲王差点儿当上皇帝,还有他在宗室地位过高,李氏家里与安亲王的姻亲摆在那里他从没有忽略过。

假如李氏真晋升妃位,名下又养了一子,安西王一脉会不会再一次操控皇室斗争,康熙想一想都头大。

康熙什么想法,安嫔比谁都明白。

自己的嫔位是由无数李氏子弟的鲜血堆积上来的,万岁爷对她对李家的宠爱都犹如空中楼阁。

一碰即碎。

与其指望康熙,不如指望养子将来能够改变李家的尴尬地位。

因此,安嫔不管外面的风风雨雨,专心致志忙着养孩子。

与胤禛的关系也日渐亲密。

和前世的佟贵妃不一样,安嫔对于胤禛的教导是自打他周岁起,便不再瞒着他关于养母与生母的问题。

听过非常多例子的她明白“生恩不及养恩”,也清楚“血浓于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些东西是你想瞒也瞒不住的。

爱小说的宅叶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