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没你就不行(1224)

一个个都习以为常了,那等到想控制的时候,必然是控制不住的。

瞧瞧,两人再怎么仔细小心,还是差一点出了纰漏。若不是这位福建巡抚,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事情,谁会在意?

这一件给桐桐敲响了警钟,再也不敢小看这折子了,往往真就是细微处见功夫。

便是这般的小心,结果转天,朝堂上又闹起来了。

一巡查御史巡查回来,带回来一百七十三个人犯,要求朝廷以证典型。

林雨桐吓了一跳,以为是出现窝案了。她急急的往前面去,站在大殿的后面听着动静。结果怎么也没想到,带回来的一百七十三人,都是商人!且都是家资不菲的商人。

这些人干啥了?囤积居奇了?发天灾财了?

都不是!

“……舆服之乱,怎可混乱若此?!”

林雨桐先是迷惑,而后恍然:哦哦哦!商人不能穿丝绸,不能穿貂绒。可后来,这不就执行的不那么严格了吗?御史弹劾,是他们穿了逾制的东西,使用的怕也是跟要求的不符。

再听下去,她就更蒙圈了,御史弹劾里还有一条,就是其中有一商人,不仅自己逾制了,而他自己开了成衣铺子之后,竟然擅自改动了服装的样式!

林雨桐:“……”我能说点啥呢?!满朝大臣都认为,创新衣服样式,是为不祥!只要是大明,衣裳样式就得这么一直下去,不许变!

四爷坐在上面,想想也知道得是啥表情,听着他们在那里扯穿啥戴啥,咋那么闲呢!皇上当的,比当爹妈还累!管了肚子不算,穿衣这点事,都成了大事!

她缓缓的退出去,坐在台阶上,抬头四十五度望天也解不了心中的惆怅!都不知道这么坐了多久了,四爷才下朝了,跟桐桐挨着坐在台阶上。

她不说话,他也不说话。

良久,桐桐扭脸看他:“……这皇帝当的,意外吧?”

呵!每当朕觉得朕能给大明当个好皇帝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盆冷水兜头就浇下来了!

第543章 明月清风(119)

舆服,你还不能说它是个小事。

没人去重视的话,这玩意只当看不见,其实也没事。

但要是有人一旦提出来,哪怕你心里烦的不行不行的,但也不能直接从嘴里说出‘这是小事’的话来。礼是什么?礼就是一国之本。自有周天子以来,礼就是治国的根本。

周朝礼制完备,天子几鼎,诸侯几鼎,士大夫又是几鼎,这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舆服,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而大明跟其他朝代比起来,在舆服上更重视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从外族手里接来的江山。因此,他们致力于消除异族的影响,也是从另一方面宣扬他们的正统。瞧!咱们大明是这么来的!

所以,这又不仅仅是穿什么的问题,关键是不能伤害大家那种自豪感!

那怎么办呢?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朝廷发放制服。

官服当然都有,但是,也就是两套,还未必就合身。都是当官之初,朝廷给发的。之后再更换换肤,就得自己去做,价格不菲!尤其是官府上飞禽走兽的补子,那是绣品,耗时,那当然就更贵了。下面的很多官员,穷的那样,平时都不敢穿带补子的衣服,除非正式场合,这不是怕磨损吗?把那种不带补子的置办好,平时用纸画了补子贴上了事。

这在下面不是新鲜事!

不仅是大明如此,在大清也是如此!皇上说赏赐个黄马褂吧,这玩意是真赏赐,别处不敢有正黄色,对吧?!但是说赏赐的三眼顶戴花翎,那就是嘴上一说,档案上一记录!至于顶戴花翎,自己花钱去置办去吧。

死贵活贵的东西,清官置办起来都得掏家底。

由那个时候推想如今,为了不叫大家围绕着衣服的事你争我辨上仨月,啥正事都干不了,那唯一的法子就是破财消灾。

对的!破财消灾!

这皇上当的,也是无奈的很。

把内阁军机六部,都找来,坐在慢慢聊。

比如,从今往后,朝廷官员,朝廷给统一发放衣裳。春秋两套,夏两套,冬两套。这是常服!就是朝廷无大事,日常就能穿的!再就是礼服,一共三身,春秋一套、夏季一套、冬季一套,但因着平时不穿,所以,三年发放一次。礼服这东西比较繁复,上面绣这个那个的。除非大节庆或是皇上要求,平时也不穿。

常服主要是以颜色区分,一品是什么颜色,从一品的话整体颜色一样,但是衣领可以用别的颜色,以示区别。

再就是各个衙门,朝廷专门做胸牌,像是户部尚书,一品的绯袍,跟其他五部尚书一样,但是胸口可以用铜扣子固定胸牌,胸牌上有户部的标识。便是调任,你把胸牌交还,领了新的重新挂上,换牌子不换衣裳。若是升职,旧衣裳你想留着做纪念也行,送给同僚也行。若是降职,高品级的衣裳,最好就收起来。违制穿戴,得分情况给予处罚。

林木儿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