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29)
负责称重的小二哥不解,“掌柜的,为什么要一次两次的帮他们?”
“小小年纪,就知道做生意赚钱,这本就是普通孩子不具备的能力与天赋。”白掌柜悠悠道,“我既遇见,便顺手帮扶一把,结个善缘而已。”
至于将来成就如何,全靠他们自己。
小二哥不再多言,低头忙碌。
与此同时。
马车上的姜笙已经做好决定,破釜沉舟,“三哥,去成衣店。”
方恒还以为她想好要进灰色棉衣了,连忙停在一家新的成衣店门口。
可没想到姜笙进去大半天,竟然买了一堆花花绿绿的,好看的彩色棉衣。
“彩色棉衣跟灰色棉衣是一个价格?”郑如谦忍不住问。
姜笙摇头,“灰色棉衣十二文一件,彩色棉衣十四文一件。”
还是她跟老板娘磨了许久才拿下的价格。
“这彩色棉衣进价都十四文了,卖不得十八文。”郑如谦帮忙把棉衣挪到驴车上。
姜笙没说话。
等驴车往回走了,她才轻轻张口,“不卖十八文,就卖十四文。”
郑如谦大吃一惊,原价买原价买,岂不是白倒腾。
不对,算亏钱,因为驴车一次带四个人回去,还能赚八文呢。
素来聪明的小妹为什么会做这种亏本生意?
郑如谦不解,方恒就更不明白了。
好在没多久就到了村口。
远远地,方恒就看到有人在村口叫卖,一模一样的灰棉衣,一模一样的价格,引来了村口大娘的争相抢夺。
走近一看,赫然是最后一个来问棉衣的张婶子及其家里人。
原来昨天晚上是来打探敌情来了。
方恒勃然大怒,即使他是个只会拳脚功夫的大老粗,也能看清楚这家人的用心险恶。
他们先是盯着姜笙赚钱的生意,再趁机试探,确定姜笙今天不去进货,便抢着把货买空,并占据人家的村口叫卖。
其心可诛!
姜笙反倒平静了,从驴车上跳下来,跟破庙门前的四哥五哥打招呼。
“姜笙,有人抢你的生意。”温知允胆子还是那般小,但此刻毅然站出来,“四哥陪你去讨个说法。”
“我也去。”方恒跟郑如谦立即表态。
许默是没法动的。
长宴没说话,只是歪着头,盯着驴车上的花棉衣。
姜笙心底感动,摆摆手道,“不用不用,做生意可没有先来后到,他们愿意卖就让他们卖。”
“棉衣嘛,谁都能卖,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就好了。”
她话音刚落,长宴走上前,从包袱里挑出件花棉衣,换掉了身上的灰棉衣。
郑如谦还想制止他,“小五,别乱动。”
可等长宴穿好,他愣住了。
这个小五弟,生地本来就俊俏异常,穿上花棉衣以后,更是美地像个小姑娘,要是把他头发编成小辫,说是个仙女儿都有人信。
就连那略微俗气的花棉衣都被衬地好看起来。
郑如谦张大嘴巴,看着长宴缓缓走到村口,乖巧站立。
他忽地明白过来,抱起几件棉衣,拉着姜笙就冲了过去。
“卖棉衣了,好看的棉衣,只要十四文一件!”
第22章 张家吃瘪
说起来张家人卖棉衣裳,也是巧合。
张家大儿子张启全难得去一趟县里,无意中看见住破庙的小乞儿,他留心多瞟了两眼,正巧见她抱着一堆棉袄出来。
他心底好奇,估摸着是小乞儿帮别人买的,进去跟老板聊了两句,才知是那小乞儿以极低的价格批发走了。
回到村里,老娘和媳妇正好热火朝天地讨论村口便宜的棉衣,他去看了两眼,果然是小乞儿。
然后张启全的心就开始活跃。
“十二文的棉衣卖十四文,还那么受欢迎,这生意净赚啊。”他跟家里人商量,“既然小乞儿能卖,我们为什么不能卖。”
这钱谁赚不是赚。
“可一个小孩子赚钱的生意,咱们抢了不合适吧。”媳妇刘翠嘀咕。
张启全笑了,“正是因为她是个乞儿,咱抢了生意她也做不了什么。”
最多干瞪眼,偷偷抹点眼泪。
再说了,一件棉衣裳就赚两文钱,五十件那可就是足足一百文,谁能受得了这种诱惑。
在请老娘去破庙探了口风以后,张启揣起全部家当,马不停蹄地冲到县里,用姜笙谈妥的价格,把剩余四十多件灰棉衣全都买了回来。
并且一大早就在村口售卖。
眼看着村里大娘大婶都很喜欢,还有人招呼邻村的亲朋好友来买,张启全喜上眉梢,只等着数钱。
可一堆花棉袄破坏了他的计划。
灰棉袄本来就是因为丑才便宜,结果小乞儿把花棉袄卖到了灰棉袄的价格,那谁还要灰棉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