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金山(87)
她仰头对他露出一个别有深意的笑容,“去呗,说不定有好戏看。”
唐遇礼静默片刻,看向她,“你的手还没好。”
“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周旋一脸不解的表情。
“没事,只是提醒你一下。”他低下眼,和喉头那句斟酌再三还是没说出口的话一齐滚落原处。
“那你去不去?”她又问。
“你不是讨厌我,嫌我规矩多,管得宽,我去了你难道不会不自在?”周旋经常挂在嘴边说他的那几句话,唐遇礼记得很清楚,现下一五一十全部还给她。
“你不是也讨厌我?”周旋觉得唐遇礼莫名其妙有些上纲上线,下意识回了句。
一个巴掌拍不响,他对自己何尝不是一样,总是一副高高在上谁都看不上眼的姿态,周围的人却都要跟着他那套规矩行事,看着就让人讨厌,现在三言两语就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把责任都推给她。
哪有人比他还会独善其身?
余光扫到掌心的外敷贴,手心火辣辣的痛感令周旋深吸一口气,即将发作的脾气忍了下去,尽量平声和气,“你今天不是善心泛滥,就当再多做一件好事,搭台唱戏没有观众怎么行?”
周旋觉得她的脾气已经忍到极限了,要不是感念他帮自己上了药,唐遇礼再磨磨唧唧说点什么乱七八糟的,她才懒得理他。
爱去不去,还在她面前摆上谱了。
见人迟迟不应声,周旋耐心告罄,已然开始物色新的选择对象,“要是你不去的话,就跟潮生说一声,把你的座让给他,别白白浪费了一个席位。”
一副急不可耐的语气,连他空位的去处都想好了。
唐遇礼余光扫来,眼神深邃,“谁说我不去。”
第37章 假意
◎各取所需的取乐。◎
唐遇礼从抽屉拿出一个本子, 抽绳对应翻开,是他最近这段时间从网上搜集的和周旋有关的信息报道。
从十岁成名涵盖整个成长期,一直到现在,网上对她的大肆渲染集中在五岁时那副笔触成熟风格狠辣的作品──《马戏团的演奏》, 在美术界代表作稀缺长期遭受外界文化打压的阴霾期, 一度成为舆论追捧的宠儿, 也因为起点太高,在媒体打着造神的名义消费将她捧上高坛后, 不得不承受群众给予的厚望。
在此之前,她的成长史仅仅由她父亲周谨作为亲属代表对外定期进行分享,唐遇礼看过对应报道,内容普遍简单,无非是一位爱护子女的父亲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时惶恐不安,再由媒体引导,从青涩的外行过度到术语熟练的专业教育家, 和那些慕名而来的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 并反复在讲座中定型周旋听话懂事的人设。
当时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 能够前驱使用网络的家庭非富即贵, 因此这种放到现在能一眼看出是资本联合媒体进行作坊营销的手段,在十几年前更新迭代刚出现的时代, 依旧是引领民众关注度的风向标口。
得益于周谨儒雅体面的书生形象, 这场建立在少年天才基础上的营销宣传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至今都为人津津乐道。
以至于即便周谨已经身死多年,网络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效仿他教育方式的经典名言。
但有一点非常值得关注,周谨在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前, 他本人就是一名画家, 只是因为不出名, 加上他本人似乎有刻意隐瞒的意图,一直到死后才被人深挖出来。
周谨死的那年,周旋才十五岁,也就在同年,网络上对周旋的报道逐渐减少,只有最后一篇资讯报道她受资助留学的事,这之后,互联网进入爆炸式更新换代的黄金期,对她的关注也很快甚嚣尘上。
一代天才的故事似乎到此为止。
剩下的外讯都是在意大利发生的事,除了新作品的适时宣传,就是举报研究生导师抄袭一事引起了惊涛骇浪,除此之外,关于她的个人生活经历几乎没有任何着墨。
在整个28年期间,除了父亲周谨活跃在眼前,唐遇礼发现没有任何一篇报道有详细描写过周旋家庭的故事,关于她母亲的只言片语更是查无此人。
按理说,在推陈教育理念的时候,一个完美温馨的家庭环境势必沦为第二重点关注对象,媒体绝对不会放过这一拥有立竿见影效果的噱头,但唐遇礼几乎翻遍了有关内容,始终一无所获。
过于简略的家庭关系,脸谱化的公众形象,存在感为零的妻子。
唐遇礼隐约觉得周谨这个人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斯文优雅,毕竟愿意联合媒体一起无下限炒作女儿天分的父亲,单就物质方面,已经不配称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莫名地,他忽然想起周旋脖子上的伤口,那种刁钻致命的角度,绝对不是个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