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色动人(23)
所以回国之后,陆娆没有进入集团核心部门,几乎不碰商地这块蛋糕,只专注于投资业务,借着父亲的原始积累和由此带来的职场红利快速学习上手。
随着外部资本的不断涌入,基金规模日益扩大,投资的目标领域也日渐丰富。她就借机将工作重心向父亲未曾开拓的战场倾斜,以此慢慢摆脱家庭束缚。
相比于商地开发对厚重人脉和资本的高度依赖,投资更注重个人眼光与业绩。虽然她也承认,若无父亲助益,她绝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得以快速成长。但至少现在,工作中需要父亲支持的地方并不多。
这种感觉很好,至少好过当初被迫吃西洋快餐的日子。
“事情都办完了?”陆娆拿过纸包拆开,自己挑了个奥尔良堡,剩下的都给苏和。
“还没。”男人接过纸袋,面色发沉,似乎不太顺利。
陆娆多少猜出一些,问:“你要贷多少?”
苏和停下动作,侧过脸看她。
他应该从没跟她提过贷款的事。
是乌力吉?
陆娆就笑了,“这不难猜吧?”目光扫向窗外信用社的蓝白色牌匾,“来这儿还能办什么?”
“十万吧。”苏和没再否认,剥开油纸,咬了口汉堡。
“抵押贷款?”
“没,无抵押的。”
陆娆估摸了一下,“那应该贷不到这么多。”
苏和点点头,低“嗯”一声。
信用社的朋友也是这么说的。
之前他跑了几家银行,交了材料,人家评估最多能贷五万。这次是有熟人通气儿,说这家信用社刚推出一款信贷产品,无抵押能做到十万。
但也要看情况。
譬如他这个情况,虽然牛羊数量不少,但收入不够稳定。信贷员看了眼月流水,给批到六万,再多了,就要请示领导。
苏和不想白跑一趟,索性现场等对方“请示”,从上午九点等到下午两点,领导电话总算打通,但人在外省开会,没看到资料,不好马上判断。只能让苏和回去等消息。
至于要等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准。
没有启动资金,就没法把生意做大,规模上不去,抗风险能力自然就弱,收入当然不稳定,就更拿不到启动资金。
为贷款的事情跑了这么多次,苏和愈发觉得,这其实就是个死循环。
难怪乌力吉总说,贷款这东西,是给有钱人设计的游戏,老百姓玩不动也玩不起,不如拉下脸皮,跟亲戚朋友凑凑。
可这脸皮,他十年前拉过一次,难受够了,再不想重来一回。
陆娆把吃完的包装纸团成一团,丢进牛皮纸袋,随口问:“这家信用社利率多少?”
“九个点。”
“那也不低。”
“比贷款公司低。”小额贷款公司放款条件更宽松,贷到十万问题不大,利息却几乎要翻倍。他算了笔保守账,觉得划不来。
“那你打算怎么办?”
“等等看吧。实在不行就先贷六万,剩下的再凑凑。”
可乐见底,吸管发出咕噜噜声,苏和迅速把所有垃圾收好,下车丢进路边的垃圾桶,似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第13章 . 牛羊是长生天恩赐的礼物。
时间还早,陆娆不打算现在回去,想在旗里转转。
苏和收了钱,自然要奉陪。问她:“百灵庙去过了吗?”
“去过了。有个大和尚还找我搭讪来着。”
“……那是喇嘛庙。”
而且这女人也真是……讲话没个忌讳,什么都敢说。
行车途中,陆娆看见窗外一片蓝白相间的蒙古包顶,眼前一亮,赶紧叫苏和放缓车速,指着问他:“那边是干嘛的呀?”
苏和瞥了一眼,道:“那达慕会场。”
会场由当地政府统一修建、维护,主要是为了发展旅游。陆娆看到的“蒙古包顶”不过是观众席顶棚的装饰,不是真正的蒙古包。
因为还不到季节,会场目前没有开放,正在施工翻新。北风将看台棚顶的铁皮吹得哗啦啦响,一只不知何处飞来的白色塑料袋被烈风卷上半空,附近空旷无人,连大门都挂了铁链锁,显出几分荒凉。
陆娆还是叫苏和停了车,说想下去看看。
透过大门的铁栏空隙,能瞧见里面场地很大。中心是片草场,外圈是跑马道,最外围设有观众席,整个面积和鸟巢相当,若是真坐满人,应该会挺热闹。
“这儿得什么时候开啊?”陆娆听说过“那达慕”,知道是蒙古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会比赛摔跤、赛马、射箭,也有民族歌舞,却从未亲眼见过。
苏和站在马路边抽烟,随口应着:“七月份吧,七月底,差不多。”
“你来看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