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后院通现代(303)
这事陈爱国夫妇特别是王艳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她通过同事的介绍,为王家找到了沪市一家棉纺织工厂的仓库。
这家厂和其它厂合并了,这仓库也派不上用场了,要对外出租呢。
顾玲花几个一看,市口、大小、交通等各方面都相当好,当然,价钱也是相当好的了。
一个电话打到田泾村。这回王家全体出动,去沪市看房子去。
这是王奶奶时隔三十七年再次来到沪市,真是物是人非啊。
她在十多岁时就到沪市做女佣,在这个城市成家生孩子,以为一辈子就在沪市度过了,谁知道被大哥骗回家,到家立即被送到王家,当天就成婚了。
她的第一个男人找到田泾村来时,她想着自己已经失身,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而男人吗,老话说,大丈夫何患无妻,他还可以成家的,所以留在了田泾村王家。
不久后,她听说前夫去当兵了,再过不久就解放了,听说那人去弯弯了。
这辈子,王奶奶以为自己将会老死在田泾村,不可能再到沪市来了。
谁知道在她在六十三岁的这年,居然还会到沪市来。
王奶奶是很感慨,王家其他人则是很兴奋,沪市哎,来玩一天就很开心了,现在居然要在这里开大商场,想想就激动。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217章 沪市开商场
顾玲花她们找的房子确实很大,沪市的棉纺织业在解放前那是相当发达的,光荣氏兄弟建立的申新纺织厂,生产能力就占全国纺织业的24%,仅次于他们的郭氏永安纺织公司,也拥有五个纺织厂,还有其它纺织厂,可以说占据着全国纺织企业的半壁江山。
解放后,沪市生产的纺织品成为时髦货的代名词,全国人民都喜欢沪市生产的棉纺织品。
这几年,中外合资的棉纺织厂多了,但造成的污染特别是对河流的污染也多了。
所以沪市市政府规定内环线范围内不再建厂,部分企业或搬迁或合并。
今天王家要去看的就是合并后搬迁走的一家棉纺织厂。新厂在郊区,那么老厂房如何处理呢?
政府决定出租。现在可还没有拍卖土地这一说呢。
这块地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也要这么多。相当于是一百七十多亩地。
这在沪市寸土寸金的城市来说,是相当大的一块地了。
政府当然希望哪家一次全部租下来,但这显然不可能的。
因为一直找不到租客,这房子就一直这么搁在那里。
小美倒是挺想买下来的,她家钱不一定够,但可以贷款啊。
她不止一次听周惠芳和向玲玲说起买房贷款的事,说现在没有人买房不贷款的了,贷到就是自己的。
她还从周惠芳那里知道,沪市的房价有多贵,周阿姨每年挣不少,也是最近几年才为儿子在沪市买了一套房子,还是与亲家合起来买的。
如果现在能买下来,不要太合算。
当然这只能想想罢了,现在还没到房子可以买卖的时候呢。
那就租呗,等以后时机合适了,可以买卖了,再买下来。
双方的谈判还是很紧张的,厂方希望王家全部租下来,王家只想租仓库。
仓库两层,加起来建筑面积二十三亩左右,非常适合开一家大型商场。
几个轮回下来,还是没有结果,王奶奶问王艳琴有没有人认识厂里的人,或者区里的人。
王艳琴也算是在沪市生活两三年的人了,确实七拐八拐地认识区里的人,于是托人去打招呼,最后王家租下了仓库。
租房协议王家提出去区房管局签,这样比较正规。
陈爱国介绍了一个律师朋友给王家,这律师根据王家的要求,起草了租房协议。
这协议上不仅规定了时间,还有对方以后如果要出售的话,王家有优先购买权;如果在租期内卖掉或另作他用,对方要负担巨大的赔偿费等等。
当时的人,怎么会想得到,不消几年,这黄金地段是可以拍卖的,当即都同意了,当然,这也跟王家托人打招呼有关。
租下来的仓库一共有两层,王家把第二层改成了一家百货商店,一楼统一装修后,隔成了一个一个小店面,对外出租。
这样搞了半年,到元旦前,全部准备工作完成,王家决定在元旦那天开业。
这回小美坚持开业之前要广而告之。
其实在1979年,我国就有报纸、电视上的广告了,王奶奶也知道这事,这次答应孙女的要求了。
按小美的设想,这广告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的,就是海陆空齐上阵。
所谓海陆空齐上阵,就是电视、报纸、公交车、火车站一起投放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