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后院通现代(214)

作者:重玖

闻言小美的小脸严肃起来:是啊,不能到失去了才珍惜,奶奶年纪也不小了,一天到晚忙东忙西的,作为孙女,也应该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美的心安定下来,开始做回原来的乖孙女,陪在奶奶身边,乐得王奶奶一天到晚“乖囡”地叫着。

王家生意暂停,但朱宝庆、陈东阳、田水官的古董生意还在继续。

王奶奶也有底气,那一箱子钞票很耐用,古董继续收。

当然,这种收,也是比较少的,都是偷偷地进行,但因为是三家在搞,几年下来,收获真不少,此是后话。

随着古董越收越多,王家在杂物房里专门整理了一间房子,作为放古董的仓库。正房实在没地方放了。

王家本来这三间杂物房就放满了东西,现在又专门拿出来一间,显得杂物没地方放了。

于是,王家利用农忙空闲时间,起了两间“鸡头”,实际就是西厢房,从正房的西间一直通到杂物房的西间,这“鸡头”南北向里特别长,是正房的两倍长。

就是说,王家一下子就多了两间正房。

这样小华就从父母房里搬了出来自己住,还有一间做了厨房间和杂物间。

王家造房子是在自家宅基地上所建,不需要跟大队部申请,但对外,总要说个理由。

最后,就说的是小华大了,八岁了,不再合适与父母睡一间房,所以搭了“鸡头”。

村里这样的人家挺多,所以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小美还是和奶奶睡在西间,但面积扩大了一倍:原来的厨房间搬鸡头那里去了。

这西间王奶奶是经常锁着的,毕竟房间里还是有不少好货的,特别是去年小美去现代买回来的不少衣服,王家人都不敢穿,深怕“穿帮”。还有周惠芳、向玲玲逢年过节送的礼,太有现代气息,王奶奶怎么“改装”,都不能让它们变成七十年代东西的样子,只能藏起来。

天气热了以后,小美在和周阿姨、向姐姐的例行每周一个电话中得到消息,病情好转很多,大家的生产生活基本都恢复了正常。

周惠芳不急,她现在的重点工作是儿子的对象问题。这次病情让她深深体会到,要尽早让儿子留个后:“生了孙子后,这儿子我也不管了,也管不了他。这孩子读书读傻了,哪天报名去非洲参加医疗队都有可能。”

可现在的年轻人,主意都正着哪,周惠芳还得和儿子斗智斗勇,没心思重新开业。

她也找了理由跟小美说:“还是螃蟹最好卖,我们下半年再商量要不要再开店。”

小美心说,爸爸不许开了,等几年,等你儿子成家给你生了孙子再商量开不开店吧。

向玲玲倒是挺想干的,她好不容易跑下来那么多供货商,谈得好好的,不合作的话太可惜了。

可是小美宁愿拿了东西到现代卖,也不敢买了现代的东西到老家销掉。

毕竟病情还有反复,她还是担心会把病菌带到老家。

而这一点,她是零容忍的,所以,尽管向玲玲跟她说了好多次,小美都没有松口。一直说再等等吧。

这再等等,就把向玲玲等到了厂里,她去做流水线上的工人去了。

因为菜场升级,在装修,水果摊没办法摆了,只能去厂里上班。

向玲玲咬牙对小美说,一定要好好读书,“考本科是最起码的,现在的本科相当于以前的初中,现在的研究生相当于以前的高中生。象我这样的职高生,除了富二代之外,可不得去打工。你一定要吸取姐姐的教训,唯读书是务。”拽了句古话,小美也没听懂。

回去和王培根一说,王培根笑了:“就是别的不管,只致力读书。你这个姐姐倒是认识通透,在这边的话和你奶奶可以交朋友。”

王奶奶可是卖了房子让儿子读书的人,狠人。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152章 1977年被叫停的简化汉字

2022年夏,苏城陆续复工,但大家对病情还是外松内紧,时刻保持警惕。

因为这个原因,加上王培根反复强调一切小心为主,还把报纸拿回家叫老母亲和女儿看,上面关于“两个FS”争论得很厉害。

王培根对家人说:“现在上面思想都没有统一,我们就低调点吧,钱已经赚了那么多了,够够的了。

我听小美讲的,你们进货出货的,高调的很,被村里有心人知道那是不得了的事。

现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吧。”

因为王家就是王培根最了解局势,大家听他这么分析,苦口婆心的,也将心思收起。

特别是小美,将精力主要放在了学习上。

过了年,徐继杰老实了半年后,故态复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