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后院通现代(189)

作者:重玖

小美在和周惠芳操持大闸蟹和精米机的时候,向玲玲也在积极地敲定货源。

王春生很热情,做事又靠谱,没过两天,就把样品拿过来了。

向玲玲接过这些东西初步看了一下,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先说线,不知什么材料做的,亮是蛮亮,就是摸上去光溜溜硬邦邦,感觉这东西打了毛衣不保暖。

再看他好心拿来的床品,床单花式都是大团的牡丹,蓝的底子红的花朵,要多乡气有多乡气。

被套没有,王春生解释,说是通州厂里说了,他们翻了那时候的老照片,发现没有被套的,故而准备的是夹里和被面。

夹里不去说它,反正也是硬邦邦的,被面滑溜溜的,看上去象丝绸但向玲玲也知道肯定不是丝绸,颜色也是大红大绿的。

王春生解释:“这被面拿了两副过来,一副是印好花的,就是章子怡家里盖的。”说完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向玲玲看着被面上大团大团的牡丹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还有一幅是纯色的,就是让人家自己绣花的。象我爸妈结婚时,我外婆就是绣了两幅背面:百子图和龙凤呈祥图,现在还在我妈箱子里呢。”

向玲玲点点头,厂家考虑的挺周到:“行,他们有心了,我给客户送去,让客户去定夺吧。”

松陵厂家送来的样品倒是挺符合四十多年前的样子的,只是这棉袄,要么是清一色的藏青,要么是大红牡丹花的,配上绿色头巾,向玲玲看得风中凌乱。

那时候真的这样打扮的?黑人穿了不知怎样的“美丽”。

小美是和奶奶一起看这些样品的,主要还得王奶奶把关。

还是先看线,王奶奶摩挲了一阵,点头又摇头:“我们每年去沪市换米,除了换到籼米外,还喜欢人家拿纱手套来换米。

这纱手套拆了,可以打毛衣的,当然,这叫纱衫,也是个时髦货。

城里人当然也有织纱衫的,还自己想土办法染色。

有些聪明的城里人,还会买鞋带,便宜,一毛钱一大把,这个也可以拆了织衣服。

我在沪市吃人家饭(吃人家饭是苏城土话,就是帮佣的意思)的时候,东家小姐的毛衣是我打的,那线就是纯毛的,比这些暖和多了。

我们农村的当然买不起纯毛的,就是晴纶和毛的混合了也买不起,但是苏城这些大城市的人,应该能买得起的。

我们的毛线生意主要就是和你朱宝庆叔叔做,他应该是往大城市销的,所以,混毛的、全毛的都可以进点。

颜色也不要全部大红大绿的,各种颜色都配点,城里人,大红大绿的好像不大喜欢。这毛衣是穿在里面的,领子低一点,别人也看到。”

小美点头:“行,我记下了。奶奶,要进多少货啊?”

王奶奶思考了一会儿:“你上次说是你向玲玲姐姐去找了工厂直接订的?”

小美笑得得意:“向姐姐她很厉害的,直接跑厂里去了。听她说,人家城里老早就不生产这些东西了,为了我们的货,特别做的,叫什么打模。”

“那就不能让人家为难。”王奶奶说道:“你跟向姐姐说,我们是第一次,货的量也不敢拿太多,但也不能让人家亏本就是。这样她就懂了。”

小美不太懂,但不妨碍她听话照做。

接着看被面、夹里和床单,王奶奶摩挲了一阵子,在小美担心奶奶的手再摸下去,要把被面的丝给刮起来时,王奶奶开口了:“床单和夹里太长太宽了,现在的床和被子哪会那么大?

床小,布越多价钱越贵,很多人舍不得多买布的,这样的门幅销路不好的。

你跟向姐姐说,现在的床一米五宽、两米长,这是双人床;单人床一米二宽、一米九长。床单比这个长一点宽一点,但也就多个十几公分,塞进棉花毯下面,能被棉花毯压住就行。(王奶奶说的是几尺几寸,这里为免于大家换算,直接米送上)

棉花毯一般就是比床稍微短一点窄一点。棉花毯才这么个尺寸,夹里也不要太长太宽,能翻被子就好。

至于布料……”

“等等,等等,奶奶你等一下哦。”终于给奶奶说得绕昏头的小美,还是想到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真理,让奶奶停一下,自己又跑去拿来了她的小书包。

王奶奶笑着将刚才的又捋了一遍,等孙女记好后,继续道:“至于布料方面。还是那句话,我们主要卖大城市的,那还得考虑大城市人的喜好(可怜两人都不知道审美这个词)和舒服度。

这床单和夹里都在家里床上的,平时也没人进人家的卧室看人家的床,那就稍微做好(超前)点。不说全棉吧,但也不能这么硬邦邦的,稍微软和点,而且是冬天用的,是不是能暖和点?

同类小说推荐: